第346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994 字 2022-07-24

缅军收缩兵力,没有镇压力量后,克钦邦乡镇地区很快就乱了,在密支那地下党组织和克钦旅的活动下,沿河地带的一些村寨倒向人民军,并愿意引航、带路,因此航道突击计划条件成熟,可以沿河北上。

-------------------- 第90章 合围万余缅军,密支那解放在即 --------------------

3月1日清晨,薄雾如玉带般依附在江面之上,阵阵江涛中一阵细碎的发动机怠速声,山谷风吹开水雾,只见江面上整齐的排列着蓝绿色涂装的快艇。

“时间到,出发!”李体建掐着秒表下达了出击指令。

更清脆的马达低鸣声传开,只见12架快艇次第离开八莫航道,向北驶入峡谷当中。

这12艘快艇是和香江海警同型号的缉私艇,是木西集团特意采购的,本计划用于湄公河巡逻。西线指挥部制定水路突击密支那后,这批快艇西调至八莫,至今已有2个多月。

快艇装有一台雅马哈发动机,可以搭载8-12名满装士兵,并且具备吃水浅、马力高的特点,很好的适应了八莫以北的河道水情。

进入峡谷后,山风绝迹,河水更激,快艇小队不断的放慢船速,有惊无险的突破了充满暗礁激流的雷马峡谷,进入较为和缓的辛博河谷段。

从辛博起,往北江段江滩不断变宽,大小沙洲一个接一个,达霍纳附近有孟拱汇入,再往北就是阿音德马。同时,阿音德马也是密支那河谷的南出口。

快艇驶出峡谷后,渐渐降低航速,并最终熄火,随船上士兵背起枪,双手拿起船桨,如划龙舟一般,奋力逆水向北划船。

浓雾中,江涛掩盖了船桨水动声,快艇小队悄悄地靠近了辛博。

“一小队靠岸,从村南逼急;二小队继续向北划,从村北进攻。进攻时间定在15分钟后。”

7点20分,枪声打破江边山村的宁静,突袭小队只打了不到100发子弹就夺取了辛博村。

其实李体建不必如此谨慎,辛博村早就没有缅军驻守了,村里只有十来个持枪的本地民团。说是民团,但称为村民自卫队更为合适。枪声一响,村民就放下武器投降,接头人适时站起来,安抚了村民的情绪。

突击队留下一艘快艇和一个班的士兵驻守辛博,并接应后方乘运输渔船的大部队,其余队员则再次登上快艇,向孟拱河口进发。

抵达孟拱河口时,朝霞映入江面,浓雾散去,偷袭是不成的了,早期下地的农民听着马达轰鸣声,往向了南边江面,只见十余艘快艇破浪而来,气势非常吓人。

三艘快艇开出队列,列越过数座沙洲后,停在江岸礁石上,30名士兵跳下船,飞速爬上岸,向西边的达霍纳村发起进攻。

达霍纳村并不在江边,而是在孟拱河的西边丘陵之上。居高临下的达霍纳村,可以俯瞰整个江边,以及江滩边上的稻田和芦苇荡。此外,达霍纳有数条小山路通往西边三十多公里外的莫岗镇。

人民军控制达霍纳,可以保护江面航道安全,也可派出特种小队向西翻山,进攻莫岗后心。

上午9点,快艇突击队进抵阿英德马山。阿英德马山是密支那盆地的南水口,从这里往北,江两岸是连绵不断稻田,且离密支那市直线距离不足40公里。

阿英德马山位置非常关键,二战后期的密支那战役,日军残军就是从这里乘坐竹排顺流南下八莫,得以逃出生天。

缅军可以放弃辛博、达霍纳,但绝对不会放弃阿英德马。

果不其然,缅军一听见马达声,山头上的重机枪就开火,子弹激起瀑布般的水花。

突击队早就测算过敌人重机枪的射程,所以没有贸然进入狭窄的江段,而是停在了南边两岸上,分两路沿着江岸向北进发。

东岸突击部队很快就与驻军交火,但进攻势头被敌人死死的压在山脚下。快艇万般好,但就有载重不足的缺点,因此突击队没有携带太多的重武器,唯一一门82毫米迫击炮还分给了西岸的突击分队。

比起东岸的狼狈,西岸进展神速,很快就进逼阿英德马对岸的山头。这正是突击队攻克阿英德马江防的办法。

东岸的阿音德马一侧是水深的主航道,且山体顶部平缓坚固,山后还有村落,利于构筑工事防守,也利于获得补给和增援。

西岸江滩宽达数百米,旱季时大片沙洲若隐若现,且江边的山头陡峭高耸,这显然不利于构筑江防阵地。

缅军若有开凿山石挖碉堡的财力,还不如加强东岸工事。数十年来,密支那从未遭受敌人威胁,缅军更兴不起在腹地开山造碉堡的想法和功夫。

人民军出河谷,向西横扫实皆北,掉头向北进攻克钦邦,这才让密支那司令部想起江防的重要性,这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