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108 字 2022-07-24

莫岗镇背后是南马缇,南马缇向东翻越低矮的山脉就到了伊洛瓦底江边,莫岗与密支那距离不到40公里。

南线缅军已经不能再退了,再退背后就是密支那。

北线的44师更不好受,一直想要后撤,但一直被十二旅追着打,每天后撤一点,都是受迫性撤退。每一步撤退都要损失部分兵力和丢弃一些装备。

节节抵抗、有序后退并不是普通军队能做到的,44师能坚持到3月初已经证明其作为缅军主力师的战斗力。

从十二月逼近八莫,44师已经持续作战三个月,且一直没有休整和补充兵力,兵力规模从高峰的六千多人,一路下滑到约四千人,战损接近一半。

想走走不了,每天都在后撤,每天都被敌人一点点的吃掉一些兵力,44师一战指终于忍不住,请示司令部,要么就就地抵抗,要么就大撤步回到盆地边缘山区,再这么被十二旅钝刀子割肉,前线士兵不造反也要崩溃了。

此时,空降部队多次向阿英德马进攻,但依旧未能夺回南水口,且和平沦陷,第2师正于莫岗打响防御战。

密支那保卫战已经事实上开幕了,无论如何北方军区司令部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再让44师这个主力逗留山区,已经失去意义了。

其实,44师早就应该回到密支那,但因师部和军区司令部的迟疑,以及人民军的黏着战术,让缅军错过了最佳时机。

3月7日,44师获得司令部授令后,立刻壮士断腕,以2个残营防守马利洋,而主力大部后撤数十公里,于卡祖洋一带依托已有防线,继续对抗十二旅。

“他奶奶的,居然让44师给跑了!”

收到前线汇报后,鲍右祥气得直拍桌子。十二旅夺取滚大洋后,就放慢了进攻步伐,有意将44师留在马利洋一带。

鲍右祥打的主意是等教导旅就位和后方重炮运抵,到时以强大兵力击溃当面之敌,形成滚雪球之势,一口气攻下山。

缪迪-卡祖洋的31号公路,几乎与中缅边界平行,这一路段大山连绵不绝,是高黎贡山脉的一部分。

地理条件对防守一方非常有利,这也是44师能抵抗一个多月的最大原因。交战至今,鲍右祥明显感觉到当面敌人疲惫到极点了,只需重锤击穿敌人第一道也是最硬的防线,44师就如压缩到极致的气球,最终只会自爆。

而十二旅和教导旅则可一股气攻下下山,击溃44师只余,顺利饮马伊洛瓦底江,与河谷突击队会师,并于莫岗南线人民军遥相呼应。

可这般完美构想,随着44师的主动后撤而落空。

怒气冲冲的鲍右祥,等教导旅先头部队就位后,即向卡祖洋发起进攻,并派遣特战营向西南翻越群山,为主力部队开辟绕开31号公路的丛林小道。

3月8日,教导旅全旅到位后,十二旅向44师刚站稳的防线发起进攻,榴弹炮营和冰雹火箭炮日夜转运也终于抵达战场。

教导旅不管当面之敌,在特战营的引导下很快就突破封锁,杀出群山,进入密支那河谷的边缘丘陵地区。战场海拔高度也从1600米以上,陡然降低到1200米以下。

教导旅已然杀入丘陵地区,随时可以掉头切断公路,包抄44师后路。到8日,44师维持的卡祖洋防线已经没有意义了。

10日夜,44师连夜后撤,正式退出山区,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密支那低地。

11日,十二旅解放卡足洋,下山进入丘陵地区,并将旅部设在了卡祖洋对岸的天主教堂。此地与密支那直线距离约40公里。

至此,南线、北线、河谷三线人民军都在密支那市50公里范围内,密支那解放战役正式打响。

人民军在西线战场上,一共投入了7个步兵旅,和7七成的炮兵力量,以及相当数量的防空兵力,总兵力达到了3.6万人。兵力对比上,人民军已是克钦缅军的近约3倍。

攻克密支那,解放克钦邦就在今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