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桃李春风又一年(1 / 2)

这是程明重生后的第二个新年,回首这一年,似乎没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平平淡淡又有点肾虚的日常生活。

但这才是现实生活的常态吧,一个人一辈子遇到一个精神病般的疯子就差不多了,否则能有几条命够用呢。

更何况程明在第一年就几乎把所有的隐患给排除了,妹妹甚至还借助重生的信息差,把叶斌松的背后大爹也连根拔起。

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缓刑的局长夫人吧,在她服刑之后,这一年还挺安分的,没搞事。

毕竟她刚进去,又失去了靠山,要是闹出什么,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送进牢里也够呛。

虽然程明一家人在案件中并没有露面,唯有唐牧大显身手,然后升迁,受害者的林叔叔一家也在省城,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像个定时炸弹,还是有点吓人的。

今年的年夜饭又加了三个人,巧云姐一家。

“你们就三个人吃年夜饭多冷清啊,还不如和我们一起,人多也热闹些。”老妈如是说道。

巧云姐要给他们这一群孩子包压岁钱,也就接受了。

饭前,家里就空前热闹,老妈、连姨和巧云姐在狭小的厨房里忙活,挤得严严实实的。

程明、小黎和徐娟完全没有出场的机会,贴春联、包饺子,然后陪两对双胞胎玩就行了。

老爸还在研究他的球队怎么搞,现在是联系到了两个最专业的人是因伤退役的省队球员。

踢是没法再踢了,但理论知识和技巧什么的姑且是有的,至少知道规则,懂球。

其余能联系得到都是业余球队和球员了,平时上班,有空的时候才踢个半场,踢全场太要命了。

知名球员都效忠于各省队,身价都不菲,光是请人来做个广告都请不起,更别说挖人什么的。

“老爸,我觉得球队这东西太烧钱了,你要是真想搞,还不如开一个足球学校,从小培养一批球员,形成一套青训体系。”

“你说的这个谈何容易啊,早就有人搞了,要是真那么简单,就不会这么多年才进一次世界杯了。”

程明对于足球完全是个外行,但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就能得知很多国足的段子和真假难辨的传闻。

黄种人与其他人种在体制上固然是有着差距,尤其是营养什么的没跟上,但日韩能踢进去,没有理由我们不行,肯定不仅仅是几个归化球员的差距,精气神上的差距更大。

“主要是国内能踢得起足球的都不是那种穷苦人,都是踢着玩的,缺少那股拼劲和狠劲,有一些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没学上,也没人管,只会慢慢学坏,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如让他们来学踢球,培养正确的三观和团队精神,给他们补足肉蛋奶,养出强健体魄。”

“大浪淘沙之下肯定会冒出几个有天赋的孩子,我们再送他们出国去国外的俱乐部锻炼,就在国外踢,我感觉在国内踢是没前途,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号召回来,若是有人因为伤病踢不了,退居二线,也能当教练、助教、陪练、战术和数据分析师什么的,反正是一些球队相关的工作,不用怕失业,也能给国内的足球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和人才。”

程明这说的太理想化了,有点天方夜谭,但也不是真的不能实现,其实就是能投多少钱进去的问题。

确实把程宏远给说心动了,他在建筑房产这一行这一业里,渐渐地感受到了无力感。

地方要发展需要资金,而土地财政无疑是最好的政策,地皮越炒越贵,但代价就是节节攀升的房价,这是向这座城市里未来的居民收的税。

“还是有一个问题,明年的竣工典礼上要请专业的足球队打一场友谊赛,现在培养青训队肯定是来不及的了,得找立刻能上场踢球的。”

“反正是友谊赛,就让一群青少年陪他们踢踢不也挺好的吗?反正老爸你也只能联系到我们的省队吧?他们肯定能以大比分拿下的,不过可以适当放点水,或者他们也上点替补球员,主力就踢十几分钟下场这样,他们参加这种活动肯定也不想太累的。”

程明现在已经和老爸平等交流,时不时献策什么的,他也不会惊讶和怀疑,甚至会认真思考程明的话有没有道理。

程明的学习成绩突然变好的时候,父母只会觉得自己的儿子开窍了。

等程明先是拿到了竞赛的金牌,而后又入选国家队,给人的印象有一百八十度的大改变,说话也变得成熟稳重起来。

等上了大学之后,程明说出自己背地里搞的那些事业,父母也会欣然接受,会觉得我儿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你们父子俩别聊了,都大过年还聊那些干巴巴的,快过来吃饭。”老妈喊道。

“是,这就来了。”

程明和老爸异口同声地应道,但还是坐在沙发上不动,继续聊,直到老妈和妹妹过来揪人。

老妈不客气地拧起了老爸的耳朵,小黎则是亲昵地抱住程明的手臂。

其余人看着这一幕都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家里顿时笑声不断,洋溢着新年的欢乐气息。

刚在餐桌坐下,拿起碗筷,还没开吃,晓晓和闹闹又哭起来了。

得先哄好她们才能安心吃饭,手忙脚乱地冲好奶粉,却发现她们不是肚子饿了,而是看家里这么多人却没人陪她们玩闹的。

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这两个小公主,她们穿着红色的小棉袄,棉袄上用金线绣着流云,领口毛茸茸的,看起来就很暖和。

老妈只好一手抱着闹闹,另一只手夹菜吃,连姨背起静静,直接站着吃饭,在屋里四处走动,时不时拍拍她的小屁屁。

饭后,家里的孩子们陆续收到压岁钱。

老爸老妈、连姨各一份,再加上巧云姐,每个人都是腰包鼓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