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3999 字 2022-03-18

勋贵们的突然发难让清流派一时乱了阵脚,张慎言只能沉默以对,直到大学士高宏图出来阻止,试图以吏部用人有自己的规矩这样的言论和稀泥,但是刘孔昭居然不顾这是皇帝在场的朝会,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刀追赶张慎言,声称要为国除奸。

这样乱成一团的朝会自然是开不下去了,弘光帝只能退场,司礼太监韩赞周代表皇帝训斥了刘孔昭等勋贵,才结束了这场闹剧。但是原本理亏的清流派,借此对勋贵派展开了舆论反击,高宏图、姜曰广、张慎言等大臣纷纷请辞,才刚刚建立起来的弘光朝廷顿时陷入了停转的状态。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太子扶帝、后灵柩南下,并派人给南都大臣送来一封书信,信中太子表示能够体谅南都大臣为了挽救时局拥戴福王监国的行动,然后太子要求南都派出大臣北上迎驾。

当这封书信在南都传开后,已经被免职的东林党人就不肯复职了,然后马士英和勋贵们很快就听到了许多传言,传言中清流们只是支持了福王监国稳定南方局势,但是马士英、四镇和勋贵们为了谋求定策之功,用武力逼迫了南都大臣们接受福王登基。

然后马士英就不得不停下对于东林党人的进一步清理行动,转而开始用武力逼迫他们不许辞职,不许离开南京了。因为马士英发觉,要是把朝中的东林党人全部清理出去,支持弘光帝的就剩下他自己了。他一个人怎么撑得起一个朝廷?

急召回了已经跑到江北的史可法。可也因为这一举动,导致没人再能够调解四镇。黄得功争不过高杰、刘泽清

,不得不从仪征退去后,又有太子派人前来劝说他,黄得功部下多出自京营,对于太子的忠诚度要比对福王高的多,因此在得到太子的许诺后立刻倒向了太子,黄得功只能接受部下们的请求,发表布告宣布效忠太子。

马士英这边还在同史可法等人艰难的博弈,这边黄得功居然就反了,高杰受惊之下退到了仪征,然后向南京求告,要求把家属迁移到江南地区。这当然引起了南京官员的反对,甚至是长江南岸的士绅们的集体反对,大家都知道高杰军在扬州附近劫掠的事,怎么敢放他们过长江。

刘孔昭亲自带着郑鸿逵部巡视长江,严禁江北船只擅自过江,这种行动自然就激发了高杰军的不满。也就是高杰现在无处可去,只能硬着头皮待在仪征防范黄得功的进攻。

第108章未知的历史二

当黄得功发布布告时,居于武昌的左良玉也见到了侯恂。玛瑙山一战后左良玉就开始拥兵自重,这一行动导致的后果就是,在北京被攻破前,他已经被晋升为宁南伯了。

虽然左良玉在军中以重情而著称,对于侯恂的到来也接待的无微不至,但是在酒席上听到侯恂劝说自己向太子投诚时,他却立刻放下了酒杯不悦的说道:“老大人莫非忘记了,我左家满门都死在了闯贼手中,岂能向闯贼投降?”

侯恂立刻说道:“非是劝伯爷投自成,乃是劝伯爷投太子。”

左良玉看着侯恂良久,方才摇着头说道:“老大人这是想要欺我吗?难道闯贼还真的会放太子过江?若是闯贼把太子送来我军中,我自然是支持太子的。可如果闯贼想要行汉献之事,我却不是马腾.”

酒席尚未结束,左良玉就以身体不适告辞了。一旁陪客的巡抚何腾蛟也起身告辞,在临走前向侯恂说道:“天位已定,就算是太子出现,也当为了社稷忍让一二。

侯爷说的不错,我们怎么能够奉一个被贼军掌握的太子为帝?君父之仇,岂能被几句巧言令色的话语所洗刷?还请老尚书三思。”

侯恂却坚持着说道:“若是福藩真的堪为中兴之主,我是不会跑来武昌的。可是现在的朝廷,真的能够中兴大明吗?自福王登基之后,我大明军队对顺军可有一矢相加?

《春秋》大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也。大行皇帝尚未下葬,南都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推举新帝了,新帝登基之后又不急于复仇,反而为了争夺权力而搞的一片混乱。这就是福藩得位不正,才使得乱臣贼子嚣张得意啊。”

何腾蛟被侯恂堵的说不出话来,但是他还是摇着头离开了,并不接受侯恂的主张。在两人离开之后,陪客的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却突然活跃了起来,他为侯恂倒了一杯酒后说道:“老尚书,下官觉得您的主张才是正确的。福藩得位不正,所以马士英和四镇祸乱朝纲,直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为今之计,只有拨乱反正才能救我大明啊。”

对于这位东林党人的后辈,侯恂自然是知道他为什么在自己面前攻击马士英和四镇的。因为左良玉对于马士英和四镇绕过自己拥戴福藩非常的不满,他觉得自己的兵力远比四镇强,却被排斥在了定策之外,这显然是对他的无视。

朱由崧登极诏书颁发到武昌时,他一开始都不愿承认,只是在湖广巡抚何腾蛟、部下们的劝说下,才同意开读,表示拥戴。但是作为左良玉代表入京晋见弘光帝的黄澍,却连续向弘光帝上了十疏,内多纠士英者。

弘光帝也对这位挟左良玉军势威迫朝廷的官员无可奈何,只能几次下谕让他尽快返回武昌。但这事并没有就此完结,左良玉对于马士英和四镇的不满,马士英对于东林党人的排挤,很快就被黄澍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倒马的文武联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