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机当中去。

看着鄂硕无话可说,费云这才转身离开了。他骑着马赶到城里时,正是太阳西晒最热烈的时候,因此在都元帅府门前下马时,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费云不敢歇息,拿了自己的腰牌通过了门卫后,便快步走向了二堂。

在二堂游廊上他看到了正在检查卫兵站岗情况的李来亨,便赶紧上前行礼问候,并问道:“不知主上现在可有空?卑职想要向主上汇报一下关于东北大营的事务。”

李来亨看了他一眼后说道:“主上正在和权将军、王尚书、袁将军谈话,你且等等吧。”

费云赶紧讨好的说道:“等等倒也无妨,不知小李将军能否给口茶水...”"

和两人相距不远的二堂正厅内,坐在上首的李自成一边摇着一把蒲扇,一边对着厅内的几人说道:“"...根据王先生汇报的情况来看,徐州两卫,包括宿迁的邳州卫,大多还是不愿意种地,而更愿意当兵的。

毕竟从徐州经过的黄河就是一害,年年发大水不说,还带来了许多泥沙把良田都给覆盖了。而且作为大运河的一处转运中枢,当兵还是有些油水的。

甚至于,邳州卫那边都有些官匪不分家了,本该保卫运河治安的卫军,反而成为了劫掠运河商船的强盗成员。没事的时候他们就当兵,看到有可以下手的目标就脱掉官服去当强盗了。

现在我们这一征召新兵,倒是有很卫军出身的跑来应征了,这些人必定有不少人是强盗。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而是要先安定地方的民心和卫所的军心,他们要是不安定下来,我们就不可能在本地扎下根去

王则尧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说的是正理。自从那些卫军和百姓知道,新军只要满十年服役期,就给田百亩;伤残退役给田200亩;阵亡抚恤家属400亩土地后,人人都踊跃参军,连一些16、7岁的少年都跑来了,这还不到10天,已经招募完毕2万5千兵员了。只是,为今后考虑,还请陛下修改这一优待条例吧,臣担心日后没有这么多土地可分啊。”

李自成则摇着头说道:“不着急,关外、内蒙至少也有2、3亿亩土地可以耕作。我们北伐成功之后,也还是要迁移人口到关外去的,倒不如干脆把那些土地分给士兵好了。

拿出一半土地也能分配一两百万退伍将士了,每年退伍1万士兵,也够支持一两百年了。

剩下的事情,让后人去烦恼吧。

分田毕竟是退役之后的事,虽然能够给将士们一个指望,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们更多的保障的。

首先,鉴于目前北伐还没有成功,因此在土地无法满足将士需要的时候,应该给予将士们另一个选项,拿不到地的可以用钱补偿。

比如,普通士兵不拿地就抚恤200两;骑兵和炮兵300两;军官给10年年俸之抚恤,并照顾子女入学工作。另外,满军职25年可申请退役,退役军人每年可领取退休前最高年薪的60%作为退休金,直到去世为止。嗯,这个军职可以从明军任职起算,但是投降了满清和劫掠百姓者不算。"

王则尧下意识的回道:“陛下,若是把明军的数量都算进去,这可至少是百万大军的规模了,朝廷恐怕没钱支付这么大的款项。"

刘宗敏和袁宗第也难得出声支持了王则尧,两人齐齐向李自成劝说道:“陛下想要恩养将士是好事,但是这样花钱未免有些竭泽/民力了..."

第120章天下的关键

虽然在山海关前,刘宗敏和李自成化解了双方之间的一点心结。刘宗敏对于李自成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怨恨,但是对于李自成在西安登基之后亲近读书人,然后用读书人制定的规矩约束老兄弟们感到不忿而已。

他倒也不是真的反对李自成给义军立规矩,毕竟不立规矩的时候义军就得杀来杀去。李自成杀贺一龙、罗汝才等义军首领,虽然是为了吞并这些义军,但也不过是先发制人而已。

义军联合在一起是为了对抗朝廷,但是在一系列中原会战取得胜利后,朝廷的威胁大大的减弱了,而内部的矛盾开始出现了。

义军内部的矛盾就是,以李自成为首的一些义军首领想要推翻大明建立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另一部分义军却不愿意为了某人当皇帝继续作战下去了,毕竟义军打了近十三年,但是战火涉及的地区也就三分之一的大明,最为富庶和繁华的东南地方依然未乱。

比如张献忠就曾经在酒后对着部下说过:“皇帝极是难做,咱老子断做不来。

今老子金银甚多,想来做皇帝不如做绒货客人快活。......我等心腹数十人,搬驮金银绒货,前往南京做绒货客人,享受富贵,图下半世快活,有何不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