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在顺军公布了给予登莱军的改编待遇,和李自成通过王武纬向登州水军做出了承诺后,黄蜚的说辞就难以服众了。毕竟效忠太子还看不到回报,而效忠永昌帝马上就能看到回报,这是个极为简单的选择题。

甚至于,东江镇的官兵听说了永昌帝预备给登州水军修建新船,并改水军为海军,划出港口来作为海军的专用港口后,他们觉得彻底向大顺投诚也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军中地位本就不怎么巩固的黄蜚,一时间倒是有些众叛亲离的味道了。

当黄蜚在海州努力安抚诸军时,8月24日,淮安城议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72坊各出一名代表,漕军32名代表,盐户21名代表,清江浦29名代表,合计154名代表。虽然昨日上午,议员名单已经决出,但是大顺监察议员选举的官员指出了27名议员违反选举的过错,因此紧急补录了25人,最终形成了这最后的154人。

原本按照路振飞等人的建议,议事会的场所放在城隍庙前就可以了,但这个提议被李自成否决了,他坚持议事会应当有个固定开会的场所。在议事会开会的场所没有建造完成之前,议事会召开会议的场所就放在了藩府前院的一处正厅内。

好在藩府过去是大河卫指挥司署,虽然建筑老旧了些,但是卫署的建筑规格可不小,因此这处正厅倒是可以容纳二三百人集会。

大厅的格局如同一个回字,中间的小口是天井,用于采光和排水,两侧为通道较为狭窄,上下厅则较为宽敞,可以用以召集人员议事。李自成及本城官员居于上厅,议员们则坐在下厅,上厅靠近天井的地方还布置了一个用于发言的席位。

因为时间紧迫,李自成并没有和其他人商议,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了这个议事场所,因此在路振飞等人到场后,对这一场所的布置颇有微词。他们有意见的是,官员和议员都不应当有座位,上厅用于发言的席位不应当面对下厅等。

李自成最终接受了一半的建议,让发言人的屁股对着下厅议员而不是对着自己,事实上他觉得可以把自己坐席挪到西面,然后让发言人侧对着自己,但是这些官员依然不能接受。因此只能让发言人换了个方向,这看起来倒不像是议事而是法院里的判案场景了。

至于官员和议员座位的问题,李自成也接受了一半,就是觉得自己不需要座位的可以一直站在,但是他不会撤掉这些竹椅和木凳。一时之间下面的人也找不到这么多舒适的木椅,于是在李自成的建议下就购买了一批廉价的竹椅和木凳,这家木器行应当算是第一个受益于议事会成立的商家了。

154名议员中,盐商出身的20余人,士绅代表30余人,人数最多的还是生员约60余人,剩下的才是军官和小地主出身的。普通白出与的以贝2A文幼E`o事会成员中一个都没有,个过子曰&"4ee,因为普通人根本就得不到其他人的认可。

不过这些议员的育京贝T,.. 工通百姓而言,两件事。南方的读书人确实不少;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为信任的还是这些没有正式进入仕途的书生,他们觉得这些读书人是能够维护他们利益的。

另一边,那些被推选为代表前来开会的议员们,其实并不知道议事会是做什么的,大多数人以为这就一个扩大化的士绅大会,讨论如何派粮派差的。对此淮安的士绅商人们还是有所准备的,对于南下的顺军来说,看到这样繁华的淮安城,不伸手拿点什么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大明的官兵都没放过淮安城么。

不过按照他们的经验,对于军队提出的要求,他们不能不满足,但也不能过于痛快的答应下来,以避免刺激了对方的胃口。

虽然这次扩大化的士绅会议,让他们这些人难以成为所有淮安百姓的代表,但是这些士绅和盐商代表们还

是认为,自己是可以获得其他代表的支持的,因为他们才是出钱出粮的大头,光靠其他百姓的话,根本不可能满足顺军的要求。

就在大家心里盘算着的时候,随着议员们的到齐,第一届淮安议事会终于召开了。李自成瞧了一眼大厅内的众人,发觉除了站在边上维持秩序的士兵,其他人都坐了下去,哪怕是刚刚一直强调上下有序的官员们,这一刻也没一个站着的,因为大家都坐下你站着,显然是太不合群了。

李自成也没有就这件事说什么,他拿起来面前的小木锤,在面前桌上固定的木砧上敲了敲,然后开口说道:“大家先静一静,我们正式开会了.”"

第137章天下的形势

大厅内的众人都看向了上厅,虽然这间大厅很大,但是建筑设计的很不错,回音足以传遍厅内各处,因此在大家安静下来之后,就算是坐在最后一排的议员,也能听清李自成中气十足的说话。

只不过大家有些意外的是,李自成并没有直接切入正题,反而说起来一些题外话,“在开会之前,朕以为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当前中华面临着一场什么样的危机。

你们中有的人或许知道今天天下的形势,有的人则是懵懵懂懂,甚至都不了解淮安城百里外发生了些什么事。朕要告诉你们的,就是现在天下的真实情况。因为假如你们不了解天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