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杀人则积尸盈野,污淫则辱及幼女。面对这样一支兽军,抵达扬州后想要入城,扬州人自然是宁可罢市关城,也不肯放他们进城的。

而被拒之门外的高杰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攻击扬州城厢,杀掠了许多平民。而这只是高杰军第一次屠扬州,等到四镇拥戴福藩登基,刘泽清从弘光朝廷那里弄来了征收淮安、扬州的任命,而高杰不忿也从弘光朝廷手中弄来了把家属安置于扬州城的诏书。

于是刘泽清和高杰为了争夺扬州的归属,纵容兵马相斗,刘泽清不敌便抢劫了一把扬州城厢然后退回了淮安,高杰因为扬州百姓不肯服从朝廷的诏书,再次进攻扬州。高杰军把守扬州各门,凡是查出是城内百姓的就杀之,居住在城外的则截右耳,这是对扬州的第二次屠杀。

到了这个时候,扬州人对于高杰的愤恨已经溢于言表,特别是以城防副使马鸣腺为代表的本地士绅们,不仅组织团练守城,还组织团练出城截杀高杰军。之后高杰军因为大顺军的南下和黄得功的倒戈,这才收敛了行径,表示愿意和扬州百姓和平共处。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扬州百姓已经不可能再相信高杰军了。李自成携太子南下,又这么快拿下了淮安城,扬州百姓就生起了寻求大顺庇护的呼声。这个时候,李自成又派万寿祺南下说服扬州巡抚黄家瑞,两人本是好友。

黄家瑞虽然主张效忠大明的,但是弘光帝的所为太令人失望,在李自成举兵南下时,南都内部依旧争斗不休,甚至都派不出一个重臣过江坐镇扬州压制四镇之间的恶斗。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失去了对抗大顺的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于太子身上,希望李自成能够说话算话把太子送到南都,然后重建大明。

在黄家瑞的默许下,在马鸣s的积极推动下,于是汤来贺和王傅龙就成为了扬州的代表,一是和李自成谈一谈条件,二是邀请顺军南下。

汤来贺衡量了李自成提出的要求,也不能不承认这要求已经相当宽大了。而王傅龙在经历了上午旁听议事会的召开方式后,作为一名乡绅他觉得这个新玩意挺好,如果议事会能够保护地方上的利益,那么他们这些地方乡绅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至于上午李自成对于官员乡绅的指责,他没感受到什么压力,因为他并不指望借用议事会去干涉什么国家大政。那些年轻的士子确实是冲动了一些,试图在议事会内反对李自成。但是他们忘记了一件事,这个议事会是李自成创造出来的,不是大明的遗产,所以在议事会上指责李自成,首先就已经背离了大明,他们应当站在门外抵制议事会这样的新玩意才对。

既然两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接受了大顺给出的条件,那么接下来的谈话就很轻松了。李自成承诺不会在扬州百姓没有邀请的情况下让军队进入扬州城,并把民事权力交给扬州议事会,而两人也答应把扬州城的权力交给大顺,并同意让扬州城内的武力接受顺军的整编。

对于两人询问,顺军何时南下的问题,李自成思考了片刻后说道:“淮安这边还有些事情没有办好,至少也要等慈娘抵达淮安,让他坐镇于此,朕才好安心南下。"

对于李自成的回答,汤来贺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太子不过是李自成手中的一面旗帜,李自成不可能给予太子太多出头露面的机会,以免民心转向太子。毕竟大明朝已经延续了近300年,去掉了崇祯朝的天灾人祸,其实大明的百姓生活的还是可以的,特别是江南一地更是享受了大明朝最大的好处。

虽说苏松一地因为重赋一直对朝廷很有看法,国初开始这里的田赋就比其他地区高了三倍。但是作为大明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大明承认了白银作为货币后,江南地区就开始抽各地的血了,北方受害尤其严重。

江南2000多文兑换一两白银,但是在陕西、山西等地还是800文兑换一两白银。哪怕江南的钱是私铸小钱,只能2文抵1文,一两白银在江南也比在北方能多兑换200文。

这就意味着,看起来以白银计价的商品南北是统一的,但是换算成百姓使用的铜钱,南方每贩卖一两货物到北方,哪怕是平价卖出也要价值1两2钱5分。北方的白银自然就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南方去了,而这些白银实质上是朝廷的货币政策出了问题,并不是江南经济的合理收益。

于是,朝廷对天下征收的辽饷,最终都便宜了江南的商人。而对于江南百姓来说朝廷最大的恶,其实还是白粮之役,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京,这一路上的支出要比运输的粮食本身高出八九倍,哪怕是官宦之家轮到一次都有可能破家。

但是现在北京既然已经沦陷了,往北方运输漕粮的任务也就中断了,大家身上的负担减轻了,自然也就想起了大明朝的好处,至少大明的士绅们觉得,万历朝的时候自家过的还是不错的。再加上崇祯帝这么刚烈的殉国了,哪怕是农民军的将领们都有些同情这位大明皇帝了,何况是那些还怀念大明的百姓呢。

因此,汤来贺觉得自己这次北上能否接近太子,还真是一个不能预测的问题。但是看着李自成如此轻松的谈起太子的到来,并表示要让太子坐镇淮安自己才能安心南下,他又有些不能确定自己的判断了。于是带着这种疑惑,汤来贺和李自成结束了午餐会面。

下午李自成抵达会场,不过他并没有开始下午的会议议程,而是先对上午各组议员的发言进行了一次总结: “...从早上各组议员的发言来看,显然大家对于宣传工作、钱粮的筹集工作、百姓的组织工作等问题都有了一个详尽的探讨。

那么朕想要对上午的发言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首先,不管是宣传、筹集钱粮、组织百姓,都需要一个兴旺发达的淮安城。

因为没有笔墨纸张我们就不能印刷报纸和小册子,不对普通市民采取识字教育,他们就看不懂报纸和小册子的内容,也不明白朝廷颁发的政策和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