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在淮安议事会的演讲所折服,因此进入了都元帅府做事,又被李自成检出担任了研究改革的体制研究办公室主事者,顾绛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也觉得是平生第一快事,因为他是第一次承担起这样大的责任。

南京那边因为他的上书给了他一个官职,但却并不是真的想听取他的建议,而是看在了他身后的顾氏一族面子上,给他一个出身而已。这也是顾绛要自告奋勇过江查探李自成动向的原因,因为他不愿意被人说是沾了名门之后的光,他还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才能的。

只不过他没有料到,自己会被李自成的一番演讲所折服,更加没料到的是,李自成居然还能量才使用,也不追查他的出身,只是交谈了几次就让他担任了这样重大的任务。这种对于自己能力的肯定,让顾绛自然是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也因此,他对于李自成的批评有些接受不能,虽然他也觉得现在的改革方案有很多缺陷,但好歹也是和那些同仁们费尽心血探讨出来的,可以说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可以谈不足,但是对于外人的贬低,他就有些听不下去了。

再说了,李自成读的书有他们这些人多吗?顾绛承

认,李自成的眼光还是有的,挑进他这个部门的,都是旁征博引之辈,就没有一个死读书的科举之士。大家对于历朝历代的官制来历还是相当熟悉的,而李自成未必

知道这些知识,虽然是李自成给出了系统这个概念。

因此顾绛下意识的就昂首反问道:“何谓思想和价值观?制定胥吏制度的改革,站在为国为民的立场上还不够吗?我等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一字不是出自公心。我敢说,哪怕是让那些朝中的大臣来讨论这改革方案,也不可能比我们讨论的更加完善了。”

对于顾绛的说辞,李自成并不觉得是什么冒犯,在另一个世界上网时那天不吵个七八次架。顾绛对自己的话感到不服气,他觉得很正常,因为他们是古人么,自然看不到几百年后的政治理念的发展。

于是李自成就不急不缓的说道:“朕以为,政治制度的设计是需要同政治理念相适应的。简单的说,我们是为了政治理念制定制度,而不是为国为民制定制度。因为国家和民众并不是一个利益统一体,所以我们不可能站在国家和民众的立场上制定什么制度。

充其量,我们只能让他们接受我们制定的制度而已,国家和民众为什么能接受我们制定的制度,因为他们认可了我们的政治理念。假如他们否定了我们的政治理念,那么不管我们制定了多么完美的制度,都会被这个国家的民众所抵制。

所以转回来,你们在制定这个改革方案的政治理念是什么?要是你们只是制定了一个改革方案,而没有达成一个需要制度去捍卫的政治理念,那么人民又怎么知道你们制定的这个制度是用来做什么的?换了你,你会支持一纸从天而降的法令吗?”

顾绛倒是很想回一句,朝廷狈友的法令为1T一1文持?不过这就不是讲理而是抬杠了,这显然不符台他的性格。就在他思考着李自成的说法的时候,边上的何兑

吉却兴趣盎然的开口问道:“那么陛下以为,我们应当在什么样的政治理念上去设定新的制度呢?“

李自成思考了片刻后说道:“朕以为,至少应当先说清楚财富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顾绛不是不能接受李自成时时谈利的1F风,1他伞八也是喜欢搞一些经营的,因为他是主张读书人也应旦食其力的,这也是来自他养母的教育。但是,他还定个能把财富和政治联系起来,而是觉得财富定培乔追觉和追求信仰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之后去做更高的追求。

因此他表示了反对:“讲清了财富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和政治理念又有什么关联?夫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政治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追逐利益。以追逐利益为理念制定制度,最终就会坏了人心,就算是朱门酒肉臭,路上也还是有冻死骨啊。所以,制度设计应当以道德为理念,这才是有利天下之事。"

对于顾绛的反对,李自成只是摆了摆手说道:“道德不能让人饿死在家里也不出门打劫,在道德上建立的制度,最终谁也不会去执行它,因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孔子的血脉当初都要给忽必烈上儒教大宗师的称号,何况是其他人。”

顾绛还想要就这个问题争论下去,何兑吉却拦在了他前面,向着李自成问道:“陛下常说,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那么还有什么要说清楚的吗?这难道不是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吗?“

李自成摇着头说道:“不,朕只是下了个结论,要论证劳动创造了财富,还需要一个论证过程。这需要各行各业的大量数据汇聚在一起,然后用数学去证明它。并且还要把证明的过程写成理论公之于众,让人民也认同这一点。你们现在不过是因为朕的权势接受了朕的说法,并不以为这是真理。”

顾绛有些不甘心的把心思拉了回来,顺着李自成的思路思考了一番后说道:“陛下说的也许是对的,但是真理并不需要民众的认可,只要它是存在的,民众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它是否被民众所知,并不改变真理的本质。那么民众为什么一定要去了解真理的存在呢?制定制度也同民众无关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