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待布恩上尉回师,那么里应外合之下,他们还是能够击败这支约近千人的中国舰队的。

驻守安东尼堡的中尉扬.戴克为了安全起见,还把堡垒内的中国工匠都关押了起来,然后试图让那些来自台湾南部的土人们服从自己,保卫这座堡垒。

扬.戴克撑过了第一天,登陆后的中国人只是试探的发起了两次进攻,就开始在山下修筑起了营垒。让扬.裁克感到庆幸的是,中国人在船上的大炮够不到他们,不过他们的大炮也够不到中国人的船,因为西班牙人都没想过会有战船来进攻这片荒野,所以圣多明哥城堡就没有修建封锁河口的炮台。

第二天,中国人围绕着安东尼堡的小山丘修起了棚栏壕沟,并清理了通往山上的南部山道。扬.戴克只能让部下开枪骚扰那些清理山丘植被的中国人,但是这种骚扰其实效果并不算大,因为中国人很快开始利用木头制作盾牌为清理工作制造掩护。

当天晚上,士官长托马斯.米勒代表士兵们向扬.戴克提出了质疑,“中尉先生,布恩上尉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中国人把通往外界的道路都封住了,难道我们就这样漫无目的守卫下去吗?城内的中国工匠是不可靠的,但是那些土人难道就是可靠的吗?我代表城内36名士兵请求您,告诉我们您的防御计划和最终计划。”

36名士兵,也就是说站在自己这边的人还不到20人了,扬.戴克在心里立刻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对于这些士兵们的心情,扬.戴克心里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些士兵并不全是共和国人士,公司雇佣的士兵有大多来自德意志地区,毕竟几十年的欧洲大战把德意志地区打成了一片废墟,许多德意志邦国的农民或市民都只能向国外或海外迁移了。

这些人对于公司并没有什么忠诚之心,他们忠诚的是荷兰盾。让他们去打一打拿着长矛的部落民,他们会显得很有纪律,但要是被另外一支军队围困起来,他们的忠诚就显得可疑了。

不过扬.戴克可不愿意在这里丢掉自己的名誉,他还是努力说服对方道:“那些中国人不过是一群海盗而已,他们呆不久的。只要他们感到打下安东尼堡是得不偿失的,那么我们就能和他们展开谈判了。难道你们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就打算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一群海盗?公司和海盗之间的关系可是糟糕的很。而且,只要布恩上尉能够及时赶回来,我们甚至都不用和他们谈判。”

托马斯.米勒自然是知道公司是怎么对付那些海盗的,或者说是公司指认的海盗,实质上只是无辜的商人。他思考再三,也只能接受了扬.戴克的建议,不过他临走之前还是向对方警告道:“我觉得您应该善待那些中国工匠,这样至少在布恩上尉没有及时赶回之前,我们还有第二条路可走。”

扬.戴克对托马斯.米勒的警告不以为然,他此时一心只想着该怎么阻挡山下的中国人进攻自己。不过到了第三日中午,木城墙边的哨兵再一次发出了警告,扬.戴克中尉走到城墙边时发现,一支更加大的舰队出现在了淡水河口。

扬.戴克中尉望着这支舰队不断靠近,心底一片冰凉,而他身后的士兵们也出现了骚乱,有人已经情不自禁的呼喊道:“这绝不是什么海盗而是一支军队,主啊,这是在惩罚我们了吗.…”

不提安东尼堡内发生的骚乱,下了船的许定国、施福和陈辉碰了面,陈辉向着两人介绍道:“昨天有两个工匠从山上逃了下来,他们告诉了我一些情况…”

许定国听完后看了看山上的木堡,然后就说道:“假如城堡里只有五十多真番,那么夜袭是最好的。真番不会相信土人,土人也不会相信真番,只要我们制造出一点骚乱,他们自己就会打起来。不过我们需要麻痹他们一下,派个真番上去和他们谈判吧,把我们俘虏的真番去交换城里的中国人。”

陈辉还有些犹豫,施福却赞成道:“既然还有一支数百人的荷兰军队在外面,尽快打下安东尼堡倒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我们拿下这处城堡,那支在外的荷兰军队哪怕跑回来也无地可去了,他们总不能飞回大员去吧?”

见施福和许定国达成一致,陈辉也只好同意。许定国一边让部下们接手了山下的防御要地,一边让人勘察上山的几处通道,为夜袭做起了准备。他还不忘把逃下山的工匠叫过来亲自询问了一遍城内的格局,从两人口中他还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原来顺着淡水河而上,还有直接通往基隆的水路和陆路。

山上的扬.戴克中尉见到了被俘的艾瑟尔号船员,一开始中尉是想要单独和这名船员交谈的,但是城内的士兵们拦住了他们,要求这名代表当着他们的面说出来意。

被俘的船员也没多少机心,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交换人员的要求。当士兵们得知山下那支确实是代表中国的军队而不是什么海盗之后,他们立刻就不干了,要求中尉立刻以公司的名义和对方进行谈判。

一名老兵对着众人这样煽动道:“公司雇佣我们的时候,可没说要让我们同一个国家作战,他们又不是西班牙人,和我们没有仇,我们应该拒绝参加这场战争。”

城内另一位负责修建安东尼堡的司库也认为不能和中国爆发战争,他把中尉拉到一边说道:“公司甚至都不肯同日本幕府交恶,何况是比日本人更强大的中国人。谈判是最好的出路,否则你说不定会和彼得·奴易兹一个下场。”

扬.戴克中尉本就不坚定的抵抗之心终于垮了,他可不愿意做第二个彼得·奴易兹。于是被顺郑联军派上山的荷兰船员再次下山,不过带回的不是交换人员,而是要求给予山上之人一个体面的投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