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的太快了吗?”

“不是说是李际遇叛变了吗?”党一龙有些疑惑的回道,当他很快又理解了陈永福的意思,有些愕然的说道:“孟津对面的清将据说是刘芳名,李际遇、刘芳名、刘忠…唔,他们都在洪督师麾下围剿过义军,若是论关系,刘芳名和平南伯的关系更深啊。李际遇能叛,平南伯…那我们怎么办?”

陈永福起身走到堂前,望着外面天空悬挂着的一轮残月,过了许久才说道:“平南伯深受陛下之恩,我以为他不会那么快倒向北面的。否则的话,他也就不必派人来通知我们孟津失守的消息了。”

但党一龙既然已经猜到孟津失守内中有猫腻后,就对刘忠没什么信任感了,他不由恨恨的说道:“他也未必安了什么好心,只是想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已,这等首鼠两端之辈最是坏事,现在怎么可能还相信他。”

陈永福心里自然也是气愤的,但是他却不能一棍子把刘忠打死,面对部下的愤怒,他只能劝慰道:“只要平南伯不正式更换旗帜,那么清军就不能算彻底占领河南府,他们就要留些人马防备洛阳方向,这就给我们减少了压力。

我们还是应该和平南伯进口联系上,说服其不要投向清军,否则黄河防线就真要完了。明日天亮,我亲自带着齐百户去增援荥阳县,你坐镇郑州,我会派人给李好、张天乙、阎可义、郭朝辅等人传递孟津失守的消息,让他们不要惊慌失措,各自守好自己的防线。另外再派一人前往归德,向袁次帅汇报这一事件,请他预备援军支援我等…”

在突发状况下,陈永福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但他不清楚的是,驻守孙家渡口的郝尚久此时也得到了孟津失守的消息,给他送来这一消息的是河北的吴三桂部下韩大任。

和过去同农民军、建奴的对战不同,此时黄河两边驻守的基本都是前明军,这些明军将领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开战之前,双方之间就开始了极为频繁的联系。

这些将领之间的联系内容,自然是比较大清和大顺之间谁能笑到最后。而吴三桂及边军的将领们虽然知道此次女真人入关大有常驻的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欺骗黄河南岸的旧同僚,说大清兵入关是来帮助大明围剿农民军的,因此他们但凡还有对大明有一丝忠孝之心,就应该拨乱反正。

除了吴三桂这些前明将领的现身说法,还有洪承畴、宋权这些投降了大清的高级文官的书信前来劝说,洪承畴担任过围剿农民军的督师,现在农民军中品级较高的前明将领几乎都是他的部下,而宋权是河南归德望族,他对于那些河南本地土豪和卫所军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宋权甚至公开在信中说道:“我明臣,明亡无主,有能为我明报仇灭华者,即吾主也!”这些投降的文武官吏对河南、山东两地的前明将领、缙绅的劝说,还是造成了极大的震动的。比如董学礼部的反叛,李际遇的易帜,都是倒在了这些说辞之下。

当然,在这些说辞背后清军的强大武力,也是迫使这些前明军将领放弃抵抗的缘由。若是真有忠义之心,他们现在应该效忠的是扬州的太子,和这些投降将领奋战到底了。

郝尚久收到了这个消息后思考了半个晚上,终于在清晨时分向韩大任提出了过河去拜见平西王的请求。早就在北岸整装待发的吴三桂部,在郝尚久过河之后立刻下达了过河的命令,在郝尚久的引导下,吴军陈君极部于下午渡过黄河,并在当晚袭击了花园口,迫使花园口守将孙守正投降。

11月7日早上,几名孙家渡口的守军逃到了荥阳,陈永福才得知这一消息。他顿时意识到,若是让过河的吴三桂部攻下了郑州,那么荥阳虽然地势险要也陷入了前后夹击的绝地。不得已下,他只能从荥阳撤军回防郑州。

不过在半路上,陈永福又遇到了从郑州逃离的党一龙,带着一百多残兵的党一龙羞愧的向陈永福汇报道:“东门守将刘芳兴和知州鲁世任打开了东城门,放了清军入清,我没能守住城池,只能带着他们逃出来了。末将无话可说,请军门治罪。”

陈永福看了看西面就要落下的太阳,又看了看身后不到2千的部队,也只能苦笑的说道:“你没投降清军,还能跑来通知我一声,已经算是格尽职守了。若是你这样的都要进行处罚,那些打开城门的我该怎么去处罚他们?”

党—龙的心落下了一半,虽然他向老上司主动请罚,但心里真的很不甘心,因为这丢失城池的罪责实在是算不到自己头上啊。不过他还是有些不安的说道:“只是现在郑州都丢了,我们该去哪?袁次帅会不会把丢失河防的罪都算在军门头上?”

陈永福环顾了周边的将士一眼,然后说道:“此次作战失利,虽有诸多因素,但我也不会推脱自己的责任。等安顿下来,我自然会向都元帅府上书,说明此次作战失利的经过

不过我们虽然丢失了黄河防线,可清军也未必能够笑到最后。陛下现在已经收服了江淮之地,并和太子达成了和解,我们现在穿的秋衣秋鞋,正是来自于南方的输送。有江南的财力和人力,等陛下帅兵北上,清军还能嚣张多久呢?

吴三桂、刘芳名这些逆贼,先是背叛了大明,现在又背叛了中国,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自己是为先帝报仇。先帝梓宫和太子眼下都在扬州,他们引建奴入关追杀,这是为先帝报仇吗?他们难道不是为建奴带路屠戮我中国子民吗?

你们愿意跟着这些禽兽杀戮我中国同胞吗?”

围着陈永福的将士们先是窃窃私语了一阵,很快就有人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喊道:“不愿意,不愿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