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一日发射500斤火药,价值1100余两。

那么一千名重火绳枪手,二两千名减重型火绳枪手,加上一个炮兵连,一日作战所需消耗的火药就要1500余两。这样的部队乘以十,差不多可以发起一场野外会战,那么一日就能消耗掉价值15000余两的火药。

这还不算制造火枪的费用,过去的鸟铳一把一二两银子,三眼铳甚至才三钱银子,但是重火绳枪一把9两,减重型火绳枪一把7两。至于火炮的价格就更贵了,数百两到数千两不等。

这样的火药武器作战,建奴确实打不起,但我们恐怕也是难以支撑下去的…”

倾听着原毓宗提出的困难,李自成自然知道对方说的是实情,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大明就是一个更大的小农社会,比之已经开化的女真人在经济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封建王朝末期小农经济难以抗衡自然灾害的缺陷,再加上外敌入侵,直接就导致了大明王朝的崩溃。

原毓宗认为我们也负担不起一支全火药武器的部队,这是从他所认知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出发的。小农经济追求的是自给自足,而不是发展,所以依赖于手工业发展才能装备的大规模火药武器,显然是一个太过沉重的负担。

李自成思考了一会后说道:“从矿砂中冶炼出的劣质生铁每斤价2分银,这种生铁只能作为锻铁和铸铁的原料,并不能直接加工成铁器。

用这种生铁初步加工出的可锻铁,能够打造农具、刀具和铁锅,每斤价4分银;若是再进一步加工,就可以制作铁丝,每斤价8分;想要锻造甲叶和鸟枪使用的精铁,需要进一步加工,这时每斤价一钱六分六毫六厘;而制作一把好刀使用的钢,则每斤价5钱。

钢铁是比木材更为优质的制器原料,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其实都可以用钢铁制造,只不过现在钢铁的价格太高,所以我们才不得不采用了其他容易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原副部长刚刚说的不错,使用火药武器打造一支军队确实很昂贵,但这种昂贵正是我们打败野蛮民族的技术壁垒。因为我们可以支持,而野蛮民族无论如何不能支持。

另外,火药武器的昂贵并不是因为其本身的特性,而是我们生产能力不足的体现。大家想一想吧?把铁矿石、煤炭从地下挖出来,然后加工成钢铁,除了人的劳动力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而农业生产,则必须要按照时节下种、收割,错开一点时间都有可能颗粒无收。

所以,我们当下要考虑的不是装备火药武器的军队要花掉多少钱,而是,我们应该如何降低煤炭和钢铁的制作成本﹐从而让火药武器变得廉价起来…”

当李自成树立了一个方向后,接下来的众人的发言自然就开始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讨论了。这场小会一直持续到中午,这个时候总参谋部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也就总算是明晰起来了。

对于李自成能够如此快速的指明总参谋部的前进方向,原毓宗也是深感钦佩。虽然在具体实务上,李自成并没有过多的加以干涉,但是在大的方向上,李自成的决定却是不容质疑的。他有时就会忍不住拿李自成和崇祯帝进行比较,然后他就有些惋惜于崇祯帝就缺乏这样的大局观。

太祖高皇帝废丞相制度,但后世子孙并没有其这样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充沛的体力,因此到了永乐时就恢复了代替丞相制度的内阁。

而永乐皇帝设立内阁的目的,是希望内阁能够承担起负责大明日常运转的责任,好让自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北元作战的事务当中去。由此可知,内阁实际上是皇帝的助手﹐而不是拥有决断权力的丞相。

也就是说,不管大明内阁中有多少出色的人才,最终下决定的依然是皇帝自己。但是永乐皇帝之后,大明皇帝连这个决断权都不想用了,于是又弄出一个司礼监来,代替自己决定日常政务。由此可见,内阁和司礼监本质上都是皇权的附庸,它们谁也不能取代皇权自行决定。

天启皇帝还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抬出了魏忠贤以代表自己行使皇权。但崇祯皇帝显然是被忽悠瘸了,在干掉魏忠贤后,并没有及时稳固司礼监的权力,反而废弃了司礼监,自己亲自上阵去同内阁打擂台了,硬生生的把代表皇权的内阁逼成了官僚集团的代表。

假如崇祯帝能够有此刻李自成一半的大局观,那么司礼监和内阁依旧保持着平衡,则朝堂内也不至于会出现这么多乱象。就算是天启朝阉党和东林党闹的不可开交,朝廷的日常运转还是相当稳定的,所以辽东和西南的战事才有渐渐平息的希望。

李自成可不关心原毓宗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同总参谋部主要成员交谈了一番之后,他大致对于清军的动向及顺军的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也知道了现在前线的一些情况。在听到外面李来亨传话,午饭已经准备好后,他也就为这场小会做了一个总结。

“上午的会议就开到这里吧,总参谋部明日上午前递交一份最新的清军情报汇总和我军的防线实际情况汇总。另外﹖总参谋部这些日子以来的工作干的不错,不过朕以为根据总参谋部现在的工作内容,总参谋部下属各处应当有着更加明确具体的分工。宋总长,回去研究一下,然后递交一个工作划分报告给我。接下来,我们先吃饭,吃完饭后一起开大会…”

都元帅府郑州驻地的大堂内,大堂的东北角放着一台最新研制出来的柜式摆钟,当时针和分针指向了1点20分的时候,大堂内已经坐满了人。有人坐下就在同身边的同僚打听着,今天的大会主题是什么;有人坐下后则默不作声的瞧着屋梁上的柱头或是转头看着角落中的摆钟发呆。显然一些人的士气,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振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