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见秀望去,田见秀这才咳嗽了一声接过了话题说道:“磁侯的意思,建奴没什么可怕的,眼下最麻烦的还是那些投降的明将及地方士绅,这些人的忠诚度都相当的可疑。

用之,担心他们临阵倒戈;不用,又担心他们在私下密谋,为敌人做内应。因此,磁侯主张把投降的明将都调动到后方来,然后代以我们的人领军。至于那些士绅,一体迁移到甘肃、宁夏等地,离开了家乡,他们也就失去了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虽然对刘芳亮镇守山西却丢失了大同镇感到不满,但辛思忠却认同了刘芳亮提出的意见,他说道:“磁侯这次倒是提出了一个好主意,早就应该把这些人迁移到外地去了,之前我们就是太过心慈手软,才给了姜璃兄弟可乘之机。”

不过田见秀显然并不认同这个过于激烈的主张,他不由开口说道:“山西地方的守军,我军远比投降的明军要少,陕西、甘肃、宁夏这些地方,我军和投降明军也不过是一半对一半。把那些领军的投降明将都替换下来,一来影响太大,二来我们也没有这么多合格的将领。我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田见秀的表态,使得军议府内顿时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面对田见秀和两位次帅所持的不同主张,诸将顿时陷入了分化,除了支持这两种主张的将领外,倒是有一大批将领选择了中立,他们的意思是请高皇后进行决断。

虽然李自成授予了西路元帅府处理军务的权力,但大多数人在这样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够找个更加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来做决定。李自成虽然不在西安,但是高皇后还是在的么,且高皇后也是出身于义军,在军中有着不小的威望。

面对这种相持不下的局面,田见秀显然也没有独断专行的想法,于是决定遵从诸将的请求,把刘芳亮提出的建议交给了高皇后裁决。

十二月十六日上午,大顺高皇后于皇城西殿接见了牛金星、田见秀等文武官员就大同镇失陷及刘芳亮提出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讨论。

高皇后一上殿就对着下面的文武官员说道:“大同失陷﹐陕西、山西的防御都出现了极大的漏洞,因此此事必须要尽快解决才行。田帅将此事上交于本宫,本宫虽然惶恐也只好勉为其难的召集大家来商议此事了,本宫对今日的会议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今天一定要得出一个可行的结论,不能让前线的军民人心惶惶,从而出现更坏的变化。”

殿内的众人其实都清楚高皇后所指的最坏变化是什么,大同在的话陕西距离战争就还有一道屏障,大家在关中平原就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人心也就不容易产生变化。

可若是大同镇丢了,关中百姓和山西百姓就都要慌乱了。陕西虽然是农民军的老家,但是经过十余年的乱战,这里的百姓早就已经厌倦战火了,农民军来了他们没有抵抗,建奴来了也未必会抵抗。因为那些敢于抵抗的人不是被杀了,就是早就投军去了。

山西的情况虽然比陕西要好的多,虽然崇祯初年的兵乱是从山西开始的,但是很快山西的民乱就被官军和士绅联手镇压下去了。不过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山西士绅大多对农民军抱有敌意,哪怕山西地方官员投降了农民军,但山西的士绅却依旧守着乡下的庄园,并不肯向大顺投诚。

哪怕李自成打出了太子的旗帜,山西的不少士绅也依然不愿同大顺政权合作,只是躲在乡下的庄园内当大明的遗民o这一次建奴打着借师助剿的旗帜进攻大同镇,也确实是迷惑了不少地方上仇恨农民军的士绅,断然在背后插了农民军一刀。

没有了大同镇作为屏障,山西士绅百姓对于大顺政权的忠诚恐怕就更加动摇了。一旦形成普遍性的民众叛乱,那么大顺军在山西就根本待不下去。山西一旦也丢了,那么关中也就危险了,这大约就是高皇后所担忧的最坏局面了。

虽然文武官员对于接下来的坏局面都感到了担忧,但是对于刘芳亮的建议却还是有着许多官员进行了反对。西安的军议府内自然是以农民军将领为主,但是在西安的朝堂上却还是以投降的大明官员声音最大,这些人自然不会认同刘芳亮这种一刀切的主张。

比如巩燎就不客气的说道:“如果降人和士绅都不可靠﹐那么我们这些当过大明官的,是不是也要被看管起来?陛下给予了磁侯镇守太原的大权,如今磁侯弄丢了大同镇,不想着尽快把大同镇拿回来,反而指责降人不够忠诚。这难道不是推诿责任吗?”

喻上猷则说道:“山西十余万大军中,投降的大明官军至少有7万,若是要调走这些军队的主将,军议府可拿的出人选吗?此外,是不是调走了这些主将后,这些军队就不会出现叛乱了?要是这些军队不认同调任主将的决定怎么办?

山西、陕西、大同镇交接处最重要的三个关卡是偏关、宁武关和雁门关,这三个关卡现在都是由投降的明军把手着﹐若是我们草率的调动这三关的将领,导致他们投敌,谁来负这个责任?”

虽然田见秀在军议府内反对了刘芳亮的主张,但是在这样的朝会上他却保持了缄默,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和文官站在一起。辛思忠虽然支持刘芳亮的主张,可惜他耍嘴皮子根本不是文官们的对手,而高一功只是关注着姐姐的动向,并不肯轻易出声。

面对殿内的争论渐渐变成了文武之争,看着这一切的高皇后也不由皱起了眉头,她召开朝会的目的是想要解决问题,并不是想要看文武大臣们互掐的。

虽然今天的天气依旧寒冷,但是殿内烧的地龙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温度,只是这种温暖在感到不快时就成了闷热了。高皇后几次想要叫停双方的冲突,但是看着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牛金星,她终于还是忍耐了下来。

等到众人争论了一轮之后出现了短暂的停顿时,高皇后终于抓住了这个机会,向着牛金星问道:“牛大学士,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