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军那员大将?你确定曹县守不住?

其实曹县守不住也问题不大,毕竟此次九王身边有几十万大军,这样的失败只不过是损及了一点皮毛而已。我若是护着巴哈纳大人退回去…”

杨国海却急促的打断了土国宝的话道:“舅舅莫非糊涂了吗?曹县守不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丢了科尔昆这六百满蒙骑兵啊。以满洲的军律,巴哈纳这次回去都未必能保住自己,还能护着舅舅?孩儿担心,舅舅回去后会成为替罪羔羊啊。”

土国宝顿时愣住了,这正是他最为担心的一点。满洲虽小,但内部的斗争却并不亚于大明,只不过大明主要是文官之间的争斗,而满洲则是爱新觉罗氏内部的争斗。打不下曹县已经是一个罪名了,把六百八旗将士丢下,然后他们一群汉军护着巴哈纳回去,就算是白旗诸王也很难为巴哈纳辩解的。

这几个月里,他们这些投降的明军将领虽然还没有完全的融入到满洲这个国家的军政系统中去,但也对于这个国家的权力运行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满洲的主人是爱新觉罗氏,除了爱新觉罗氏之外,其他满蒙汉诸人都只是爱新觉罗氏之奴仆耳。当然,奴仆中也是有等级的,满人、蒙古人为高等奴仆,辽东汉人为中等奴仆,关内汉人为最低等的奴仆。最低等的奴仆甚至都不能叫爱新觉罗氏为主人,因为他们不过是奴仆之奴仆。

所以如土国宝这些投降大清的将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入旗,入旗之后就能同那些关内汉人分开,从而变成满洲真正的自己人。

对于入旗一事,土国宝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结,毕竟大明的将领想要当文官的狗,还得看人家心情好不好。相比较一下,给爱新觉罗氏当奴仆,倒也算不得什么屈辱。像毛文龙这样复土有功的武将,袁崇焕矫诏杀了也就杀了,大明皇帝还在事后给予了认可。文官们还说杀的好,因为文龙跋扈。

看了毛文龙的下场,武将们还想着效忠大明朝,那就是脑子有病了。所以李自成东征时,大明边军也就直接投了,只有几个新上任的武进士抵抗了一下而已。投降这种事,也就第一次会感到为难一些,第二次其实都不会有什么犹豫的﹐看到李自成不行了,土国宝自然就选择投降了满洲。

老实说,虽然满洲搞的是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度,但是军队的待遇却要比大明好的多了。在大明这边,军队大约就是一个不能没有,但却被国中上下鄙视的群体,因为军队花了太多的钱却不能让天下太平无事。但是在满洲,国家却是为军队而设的,满足军队的需要是国中上下第一要务,军队是国中最尊崇的存在,只有不能当兵的人才会去选择读书做官。

如果不是陷入这样的困境,土国宝是真的没有背叛满洲的意思,因为他觉得现在的满洲已经比大明好太多了,只要不被卷入诸王之间的争斗,那么他所驻军的地方,几乎就和土皇帝没啥区别,压根就不用担心有文官和缙绅弹劾自己。

但是现在么,哪怕他护着巴哈纳回去,恐怕也逃不了一个失军的罪名。就在土国宝心乱如麻时,这边杨国海又说道︰“来的顺军将领似乎是白邦政和左光先,不过据说永昌帝也到了…”

听到白邦政的名字,土国宝一脸的不以为意,不过是宣府的一名副将而已。听到左光先的名字,他稍稍有些动容。等听到永昌帝的名字,他终于怒了,着实给杨国海又来了一脚,接着说道:“你是算账目算昏头了吗?永昌帝在城外,这种消息怎么不早说…”

杨国海这一脚吃的有些意外,不过他眼角余光落在曹虎身上,发觉对方一脸紧张的样子,心里才明白了过来,他们对于永昌帝还是充满了畏惧的,虽然平日里谈论时对永昌帝并不恭敬。

原本还颇有些随波逐流意思的曹虎,这个时候也终于开口对土国宝说道:“大人,永昌帝既在城外,也难怪这六百满蒙骑兵会被困住了,现在南门又被顺军占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啊。”

土国宝此时也不犹豫了,只是问道:“我们投降就投降了,可是北面的家眷怎么办?是不是留下一点余地,让巴哈纳回去?”

被踢出去的杨国海这次倒是没再爬回来,他端坐在地方极力反对道:“巴哈纳不能放,若是不能抓住巴哈纳,舅舅算什么反正?巴哈纳孤身—人逃回去,恐怕只会把罪名都推给舅舅,将士们的家眷━样保不住。倒不如抓住了巴哈纳,然后再派人间道北上,通知舅母他们逃亡南下,说不定还有一线机会…”

曹虎也跟着附和道:“甥少爷说的是,既然要做,恐怕就不能让他们逃回一人,否则我等的家眷可就要遭殃了。且,我们这两人杀了这么多顺军将士,曹县军民对于我等必然恨之入骨,若是没有一件大功在手上,永昌帝未必会护着我们。”

土国宝终于下了决心道:“曹虎,你把其他几个副将和游击都叫过来,我要问问他们的意思。国海,你去请顺军那边的代表过来,请他给我军将士说明一下,我们投降,不,反正后的待遇…”

与此同时,八里湾的战场上,战斗也接近了尾声。虽然科尔昆急中生智,下马后把马匹放在外围建起了一个圆阵以做防御。这固然遏制住了顺军骑兵的冲击,当顺军却并不只有骑兵。

左光先带着两个步兵营进入战场后,火枪手站在偏厢车后接近圆阵然后开枪,完美的避过了这些八旗士兵的弓箭射击。看到这些偏厢车的出现,科尔昆就知道要完,因为满洲的盾车战术就是脱胎于明军的战车战术,这种战术是用来克制骑兵和弓箭、火铳兵种的,满洲的盾车加大加厚后,甚至可以抵挡住明军小口径的火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