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改道(1 / 2)

大明再起 白色孤岛 4880 字 2023-01-19

朱由榘亲手赏赐给了侍卫赵廷光一锭银子后,旋即又摸出了一锭银子,递给了第二名侍卫。

“多谢二爷赏赐——”

王府侍卫双手恭敬地接过了那一锭足有五两重的银锭,脸上满是激动色。

朱由榘终于发现他们的辛劳,赏赐了银子给他们,让他们这两年的苦没有白吃,值了。

“自己人,说谢就显得生分了。”

看到感激不已的王府侍卫,朱由榘笑着补充道。

这不说还好。

这一说,这名王府眼眶中的泪水当即绷不住,滚落了出来,他急忙用衣袖去擦拭。

朱由榘的这一句话,直接戳到了王府侍卫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他区区的一名王府的侍卫,竟然被郡王当成自己人,如何能不让他感动呢。

这是喜极而泣的泪水,这是感激涕零的泪水。

“堂堂七尺男儿,不要做那小女儿态。”

“现在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要化悲愤为力量,拯救黎民苍生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朱由榘摆摆手,让单膝跪地的王府侍卫站起来。

“卑职谨遵二爷教诲。”

那名王府侍卫也是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挺起脊梁站了起来。

一旁的太监曹洪文听到朱由榘方才的一席话后,也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二爷真的是懂事了。

以往只知晓吃喝玩乐,熬鹰遛狗,完全属于烂泥扶不上墙。

他这个贴身的太监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现在看到朱由榘突然的懂事了,心里惦念着家国黎民,这才是老朱家的子孙啊。

朱由榘将几名王府侍卫一一地唤到了跟前。

将同样数量的银锭赏赐给他们,并且给予了勉励。

王府侍卫们也是受宠若惊,当即立誓言,表示愿意赴汤蹈火,誓死追随朱由榘。

他们的表态让朱由榘很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曹公公,这一路上你也万分的辛苦,以前我多有顽劣之处,还请不要介怀。”

最后,朱由榘将一锭分量最重的银锭塞到了曹公公曹洪文的手中,表达了谢意。

“二爷,奴婢这一路上照顾的不周,让二爷受苦了,奴婢受之有愧啊......”

曹洪文说话的时候,想到一路走来的艰辛,也是鼻子一酸,哽咽难言。

朱由榘拍了拍曹洪文的肩膀,以示安慰。

“今后,诸多事情还要劳烦曹公公。”朱由榘道。

“二爷,奴婢一定竭尽全力,办好二爷交予的差事。”

曹洪文也是擦了擦泪水,当即应了下来。

朱由榘只不过是借花献佛,将缴获的银两分了些给属下。

可是却收到的不一样的效果,让他们对自己更加的死心塌地了。

除此之外,朱由榘的此番做派,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更是表明了一种态度。

先前朱由榘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顽劣不堪,更不懂军国大事。

他们跟着朱由榘,仅仅是职责所在,实属无奈。

要是有机会去更有前途的地方,他们必定马上收拾铺盖卷离开朱由榘。

现在却是不同了。

朱由榘的此番表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纵使以后朱由榘依然一事无成,至少跟着这个关心下属的郡王,任劳任怨也值当。

几名王府侍卫和贴身太监曹洪文的心境也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

天气也会愈来愈热。

倘若是让被杀死的匪徒曝尸荒野的话,指不定就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疾病。

为此,朱由榘唤来了曹洪文,让他拿一两银子去寻几个难民,将尸体掩埋了。

曹洪文不理解朱由榘的想法。

既然是匪徒,杀了就杀了,为何还要掩埋?

只是朱由榘的吩咐,他不敢不从。

不过他打心底对朱由榘愈发的佩服了,跟着如此宅心仁厚的郡王,当真是一件幸事。

现在大顺军,大西军,官军和建奴鞑子彼此征伐不休,连年的战争导致难民成百上万。

面掩埋几个匪徒就可得一两银子的天大好事,难民自然不会拒绝。

那死去的匪徒很快就被招来的难民挖了一个大坑掩埋掉了,变成了一座小土堆,永远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朱由榘他们歇息了一阵,也从方才激烈的厮杀中恢复了过来。

只是朱由榘感觉到手臂依然有些酸痛。

他这具身体或许是酒色过度,导致有些虚弱。

方才靠着一腔热血策马冲散了匪徒,可是现在副作用很显著。

朱由榘暗自提醒自己,待安定下来,得好好的锤炼一下身体。

毕竟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生逢乱世,没有好身体作为支撑,许多抱负都是难以施展的。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

“走,我们去淮安府。”

朱由榘方向歇息的时候,也对如何在危局中力挽狂澜有了思量。

他遂决定改变去南京的路线,而是转道去就近的淮安府。

“二爷,我们不是要南下去南京吗,为何要去淮安府?”

贴身太监看到朱由榘突然的改变主意,疑惑的同时,也是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大顺军攻陷了北京,崇祯皇帝都自缢身亡了。

整个北方地区已经沦陷,大顺军随时可能南下,现在淮扬地区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

毕竟淮安府虽隶属于南直隶,可是大顺军一旦南下,也那也是直面兵锋的危险之地。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他们自然是越向南逃越安全。

南京则是他们最好的去处,有长江天险阻隔大顺军,安全无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