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分级制(1 / 2)

大明再起 白色孤岛 3887 字 2023-01-19

朱由榘看着窃窃私语的众人,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参军司司长刘同。

“刘同,你宣读一下整编事宜吧。”

刘同点了点头后,旋即摊开了面前早已经准备好的整编章程。

“为了更好的御敌,同时提高我江北各军的战力,为此,江北统帅府决议,对江北各军进行统一的整编。”

刘同顿了顿后,继续开口。

“江北统帅府决议,以原高总镇所部以及防区内的各卫所,团练,乡勇,整编为我大明野战第二军镇。”

“高总镇,为我大明野战第二军镇总镇。”

“大明野战第二军镇下辖两个兵团。”

“野战兵团下辖三野战营,每一野战营设战兵三千人,辅兵一千人。”

高杰所部拖家带口的,朝廷给他们发军饷的名额只有三万余人,实际上他们的战兵超过了六万。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超过十万的兵士家眷,这些人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缺军饷少粮秣,加之兵士家眷数目众多,严重的影响到了高杰所部的战斗力。

毕竟这么多人要张口吃饭,朝廷给的军饷粮草有限,他又不敢大肆裁撤兵马,以担心别人吞了他。

所以高杰所部也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一方面想要壮大实力防止被人吞并,另一方面则是缺少粮饷,兵士饭都吃不饱。

这一次投靠了朱由榘,他则是没有了那么多的后顾之忧。

朱由榘也是想要高杰所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成为一支真正的机动野战军。

为此,朱由榘也是给高杰了许多的承诺,包括对兵士家眷的安置等等。

高杰也做出了妥协,那就是将所部裁撤老弱,整编为六个野战营,总兵力为两万四千人。

看似兵力缩减了不少,可是留下的都是军中的精锐和老兵悍卒,而且更为集中,无形中提高了战斗力。

高杰早已经将与朱由榘商议的结果告知了所部将领,因此他们听到宣读,并没有显得太过于惊讶。

“李成栋,郭虎分任第一兵团,第二兵团提督总兵官。”

“胡茂祯,李本深,杨承祖,高进库,李元胤等人分任各野战营指挥使。”

朱由榘对高杰所部的整编,除了裁撤老弱,对编制进行了调整外,并没有打散他们重编。

正是因为如此,高杰和所部的将领,反而对朱由榘充满感激,觉得朱由榘是真心的对待他们。

“敢死营,新编野战营,侍卫营,淮安境内卫所,漕军,团练各部整编为大明野战第一军镇。”

在宣读了将高杰所部整编为大明野战第二军镇后,朱由榘也将自己麾下的兵马,整编为了野战第一军镇。

“大明第一军镇下辖四个兵团,十二个野战营。”

“郑飞任大明第一军镇总镇,陈天宇,刘子远,李应魁,熊凯分任兵团提督总兵官。”

朱由榘麾下的兵马数量众多,而且大多数都是新募的战兵,所以整编的时候,比高杰那边多了三个野战营。

在历次的剿匪和刘泽清的战斗力中,表现较为出色的陈天宇,刘子远,李应魁等年轻的将领也是脱颖而出,担任了提督总兵官。

而熊凯虽是漕军出身,可是现在手里掌握着一支水师,往来山东和淮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次也被任命为了第四兵团的提督总兵官。

虽然他们在朝廷那边还挂着一个守备将军,游击将军等职,可是实际上,他们更在乎的是实际的统兵数目,对朱由榘授予的职务,更加的认可。

朝廷的权威已经大不如从前了,现在各地的总兵官,各类将军那是一抓一大把。

有些人挂着总兵官的头衔,实际上手底下也就一两千人,已经不值钱了。

反而朱由榘麾下的提督总兵官,那可是实打实的统帅三个野战营,一万余名兵士。

参军司司长刘同宣布了大明野战第一军镇,大明野战第二军镇的编制和领兵将领。

官厅内,凡是得到任命的人,也都是暗自的窃喜,没有得到任命的人,则是心里忐忑。

毕竟能够坐在官厅内的,各级将领可是不少的,而大明野战第一军镇,大明野战第二军镇的领兵官的数额却是有限的。

“大明野战第一军镇,大明野战第二军镇,均属野战军,专司御敌作战,不会承担地方的守卫和剿匪任务。”

“除了这两大野战军镇外,江北统帅府还决议,设立三个守备兵团,下辖十二个守备营。”

“守备营兵力与野战营兵额数目一样,每营三千战兵,一千辅兵。”

“守备营分守各处城镇,稳定地方,负责剿匪,缉捕盗贼,护送军粮等事务......”

朱由榘将军队一分为二,野战兵团负责一线厮杀作战,守备兵团为二线守备力量。

守备兵团分别镇守各地,将衙门里的那些抓捕盗贼,维持秩序等全盘的接手。

实际上朱由榘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直接对地方各县区,实行军管,以加强自己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与此同时,守备兵团也是一线野战兵团的补充力量,一旦战事紧张,那么随时可以转为野战兵团,开赴一线作战。

“张宁,李兴腾,李大忠分任守备第一,第二,第三兵团提督总兵官。”

张宁,李大忠等人也都是立下战功的人,虽然担任的是守备兵团的提督总兵官,也算是正式的跻身一线将领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