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东北有全忠(1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6906 字 10个月前

方有德一行人,在亲兵的护卫下,进入渤海国国主的宫殿,张巡等人就看到这位节帅脸上带着笑容与轻蔑,一时间也是不明所以。

“此番兵不血刃,后面的事情也好办多了。”

方有德忍不住感慨叹息道。

原来你也知道怕啊!

张巡等人忍不住一阵腹诽,他们还以为方节帅天不怕地不怕,圣人无道都要去长安讨公道呢。

“这里的陈设,跟大明宫一模一样,就是规格小了一半。这渤海国主大武艺,真是自卑又可笑的一个人。”

方有德不屑嘲讽道,顺便对各宫殿及陈设点评了一番。

也不知道渤海国主是怎么想的,愣是把宫殿的规制跟长安大明宫做得一样,却又只有其中一半大,所以很多地方看起来就有些不伦不类的。

因为宫殿的规制可以减半,但人的身高却没办法减半啊!

道路两旁都是伏跪在地上的禁军士卒、宫女与宦官等,身上的衣服规制也跟大唐宫廷内大同小异。他们没有丝毫的抵抗,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唐军神兵天降显州城是为什么而来的。

大武艺之前跳得太高,居然还联合东瀛与契丹联合行动对大唐动手!这种事情把渤海国所有人都给搞怕了,现在见到唐军轻骑而来,就知道已经“靴子落地”。

唐军只诛首恶大武艺,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现在渤海国的贵族们,都等着大唐把气出完了以后,在新国主的带领下继续跟着大唐混。

而那些连工资都拿不到的奴婢们,他们要怎么反抗,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方有德一行人来到国主的寝宫,果然这里的陈设跟大明宫紫宸殿一模一样。除了小了一半外,其规制与长安的原版异常“雷同”。

众人不禁莞尔,就连颜杲卿都差点笑出声来。

“渤海国主一脉,还真是一群妙人啊。”

方有德走上前去,看着守在寝宫门前,穿着与大唐亲王规格完全一致的衣袍的那位年轻人,面带戏谑问道:“我们去见国主,要不要解剑呢?”

“臣大钦茂,国主之子,拜见天使。请随在下进来吧。”

那位年轻人很是谦卑的说道。

渤海国君臣被方有德打脸打得都红肿了,但大钦茂并没有不高兴。毕竟,老爹大武艺惹的事情太大了,把他推出去,所有人都能安全落地,这样再好不过了。

“你叔父大门艺马上要成为渤海国国主,接受大唐朝廷册封,你没有意见吧?”

方有德冷不丁问道。

“回天使,在下没有意见。”

大钦茂恭顺叉手行礼,脸上并无不满之意。

“嗯,很好。我大唐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方有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随本帅回大唐,学习我大唐的礼仪典章。将来,你也有机会做国主的,不要放纵自己。”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往寝宫里面走,只留下大钦茂愣在原地。

“节帅,这渤海国主一脉都姓大啊,好奇怪的姓氏。”十将白真陀罗小声嘀咕道。

“所谓名字,一般都是缺什么补什么。正因为渤海国小,所以国主姓大以补之。”

方有德侃侃而谈说道。

众人一愣,随即想起方有德的名字,顿时感觉槽点颇多,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缺什么补什么,难道缺德的人补个名字叫“有德”?

气氛顿时陷入尴尬,无人敢接茬惹恼兴致勃勃的方有德。

幸好他们已经走进卧房,看到床上躺着的大武艺,面色蜡黄干瘦,额头冷汗嘴唇哆嗦,看样子离咽气也就一线之隔了。

“大武艺,你可知罪?”

方有德看着床上行将就木的老人,冷语问道。

那语气,好似地府里判官一般。

“臣……有罪。”

大武艺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却不想直接从床榻滑落到地上,然后动也不动了。

方有德一行人面色微变,颜杲卿上前摸了摸大武艺的鼻息,随即起身对着方有德摇了摇头道:“他被吓死了。”

堂堂渤海国主,怎么说当年也是控弦数万,横行一方。

如今居然就这么被吓死了!

“跟大钦茂说,让他给我唐军将士准备两万匹绢帛,然后过两天我们准备启程,大门艺应该要来了。”

方有德沉稳说道,丝毫不提怎么处置大武艺的尸体。

相信这些“小问题”,大钦茂会解决的。毕竟,大武艺“病故”,无论是对方有德等人来说,还是渤海国君臣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这意味着几年前与大唐的冲突,真正落下帷幕,渤海国君臣可以沉下心来好好发展经济,而不用担心被大唐吊打了。

不一会,大钦茂也走进卧房,看到大武艺“病故”,脸上并未露出惊讶的表情,只是对着方有德行了一礼。随即,他对唐军要求财帛的事情满口答应后退下。

至于大武艺的尸体,由唐军带走,在“受审”过后,会在长安妥善安葬。ωωω.ΧしεωēN.CoM

张巡等人万万没有想到,本以为无可避免的恶战,居然就这么和平解决了。本以为只会披坚执锐的方节帅,原来玩政治操作也这么熟练!

上兵伐谋,兵不血刃宣誓了大唐的威严,要做到这件事,需要大智大勇,绝非常人可以办到。渤海国这么多人,要是单单战阵厮杀,杀得过来么?

杀完了东北局势肯定糜烂到家,倒霉的还不是幽州节度府!

方有德这一招可谓是用最小的成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掌书记,伱去约束一下军纪。既然渤海国主给我们上供,就不要在城内劫掠了。”

方有德淡然对身边的颜杲卿说道。

“属下这便去办。”

颜杲卿叉手行礼退下,对方节帅那是心悦诚服。他已经改变了之前对这位节帅“桀骜不驯”的固有印象。

方有德这個人做事,讲究的是“师出有名”,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那一套原则,虽然这个原则很可能跟朝廷的政令相违背。

颜杲卿的政治素养高出张巡等人一大截,他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摆在明处的。

方有德让渤海国主的更替,以这样暴力却不血腥的方式轮换,并且是按照唐庭的意思轮换,显而易见昭示了东北这片地盘,谁才是真正的大哥。

神兵天降后秋毫无犯,达成目的后飘然而去不拖泥带水。

什么叫威慑,这便是威慑!

颜杲卿可以想象,大概在有生之年,渤海国的人都会牢牢记住那个曾经跟大唐作对的前国主大武艺,最终究竟是什么下场。

并将其作为前车之鉴。

“节帅,我们就这么走了,不让儿郎们在这里抢一波么?”白真陀罗忍不住疑惑问道。

“有功不赏,乃是本帅之责;无令妄动,则是尔等之罪。封赏之事,本帅自会为你们请功的。我们又不是贼寇!”

方有德瞪了白真陀罗一眼,后者吓得连连后退,拱手行礼告罪。

民心思变,顺则成事,逆则崩殂。方有德精准的把控到了。

两天后,大门艺带着亲信赶到显州城,在一众唐军的簇拥下登上国主之位。渤海国献出两万匹上好的绢帛,以为酬劳唐军“护送”国主登基之功。

两千唐军骑兵,在渤海国禁军队伍的“一路护送”下,安然返回了营州。与之同行的还有大钦茂,他将带着其父大武艺的尸体,去长安面见李隆基,并在宫中担任宿卫,同时学习大唐的典章制度。

大武艺为国主时,大门艺在大唐学习。

而大门艺现在成了新国主,大钦茂又在大唐学习。

这其中的奥妙与传承,恐怕有心人一眼便知,但谁都不会说破。

渤海国发生的变故,收到消息的各方,都在想应对之策。然后各种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飞向长安,让享受温泉与美人的李隆基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华清宫的休假。

……

“啪!”

手中的乌朵将石块甩了出去,打中了不远处的树干,离方重勇想击中的树枝,还欠了点准头。

投石这种技艺,入门很容易,练一天就能掌握基本技巧。但是想要击中目标,特别是那种动得快还很小的目标,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起码比弹弓要难多了。

方重勇练乌朵的原因只有一个:这玩意威力大好携带又不起眼,关键的时刻可以救命!

而唐代主流的弹弓,跟弓箭样子差不多,大小也差不多,缺了点隐蔽性。

至于那种“Y”字型的弹弓,这年代已经出现了,甚至携带还很方便,但威力实在是太小了,几乎就只是玩具而已。

王忠嗣已经入宫参与军务了,他现在是龙武军左军将军,官阶很大的实职,显然不能整天都待在家里,每天都要去宫中“点卯”,参与安排龙武军的日常训练与轮换。

现在每天都是崔乾佑陪方重勇出来活动。

“郎君,你这个力道不对。”

崔乾佑接过方重勇手中的乌朵,按上特制的陶丸,随即将套环套在自己中指上,并开始飞速旋转,最后将陶丸甩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