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一点默契、烈火秦淮(2 / 2)

——

“洞庭军之魔帅派人前来,邀请我军北进,进逼楚州,并会师高邮城!”李秀儿身穿暗金色朱雀软甲,头戴束发红金冠,英姿飒爽。

她立于阶上,环视众将。

她的身后,立着两名侍女,这两名侍女乃是宗门里派来保护她的红毒兰与翠藤娘,是三宗上一辈的高手。

这一趟,能够抗住蛮军,并取下广陵、姑苏,令她声望大涨。

前来投效的武者也多了起来,兵力上也得到进一步扩充。

她朗声道:“同样的邀请,也发往了龙凤会,龙凤会已出动大量战船,以巢湖为目标,进取长河北岸。一旦我军出动,将会是三路兵进,其中洞庭军东来,我军与龙凤会尽皆北上。不知诸位有何意见?”

一名将领踏前一步道:“总管,此战关键一点,在于洞庭军能够守住隋州、光州。蛮军有三十万之众,且人马还在汇集,洞庭军不过五万,靠着速攻取下淮水上游二州,但若是守不住,以蛮军之强,转眼便可顺淮水而下,届时我军危矣。”

李秀儿道:“虽然如此,但太湖一役,洞庭军不但同意豹军前来协助我军,且连夜急调厉欷明、鬼啸人二将,率精锐奔赴千里,相助我等,方才成功助我军守住太湖。

“投桃报李,分所应为。现在洞庭军打淮水,我军若不出兵以分蛮军兵力,用不了多久,腹里的兵力都能全力压下,那可就不是蛮军三十万对上洞庭军五万。洞庭军一灭,我军也难以再有北上之机。”

众将低声议论。

李秀儿也不急切,等他们议论完毕,却又一步踏阶而下,负手道:“战场无眼,蛮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军一旦出兵,就再无退缩余地,攻打楚州若是失败,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打下的广陵城,也会就此失却,长河下游重新回到蛮军控制之中。

“诸位有所顾虑,也是理所当然!”

她从诸将间穿过,继续道:“然则自古以来,从无守着江浙一地,自成一国而不灭的道理。江浙钱多粮广,亦非兵家必争之地,短期内偏安倒也罢了。时间一长,任何一方都不会放过这样的一块大肥肉。

“我方立足之处,地处东南,地势平坦难以固守,水路众多有利于敌人运兵。这一趟蛮军为什么能够如此快的压下?就是因为大运河。

“徐州才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若是我军不能北上攻下徐州,时间一长,谁占据徐州,谁便是我方大敌,有大运河在,我方早晚会被吞并。

。</p>

“也正因此,洞庭军邀我军出兵,会师高邮,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一同兵逼徐州,再看看谁能先一步抢下这个必争之地。

“这般说吧,若是不取徐州,我军早晚覆灭。届时,小女子唯有一死以保清白之躯,诸位战死沙场之后,家人孩子也难免遭受屠戮。形势至此,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萧斯宇、荆尚二将乃是李秀儿之亲信,齐声道:“我等尽皆听从总管之号令。”

李秀儿微微点头。却又有一将不安的道:“李承隆此人不可轻信,若是他在鄱阳湖聚集战船,却不攻巢湖,反趁着我军打楚州,转过来偷袭广陵,取我江浙,那将如何?”

李秀儿忖道:“何等愚蠢的问题?”

却还是细心解释道:“李承隆并非蠢人,他打出的名号是盛朝后裔、灭蛮复国,这是他的大义。蛮廷还未推翻,他反过来先打我军,先违反了黄山之约,将使武林人所尽愤,又失了大义,令天下皆弃。

“除非他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绝不至于这般愚蠢。而即便他真的走投无路,也该去打洞庭湖。还是那句话,江浙虽好,但非兵家必争之地。

“若是只有江浙湖广,没有徐州荆州,短期内偏安,长远来看,终究都是守不住的。因此需要担心龙凤军背信弃义的,乃是洞庭军,而非我军!”

那将领恍然大悟,方才退下。

李秀儿无语于这么简单的事,还需要去向他解释一下,转身重新踏阶而上,回身道:“谁还有疑问?”

众将拜道:“请总管下令发兵。”

李秀儿道:“既如此,尤洪将军!”

尤洪踏前一步:“末将在!”

李秀儿道:“你取将令,领水师先一步至出海口,防范海鲨帮之侵扰,令我军无后顾之忧。”

尤洪道:“末将遵命!”领箭令而去。

李秀儿又道:“萧斯宇将军!”

萧斯宇踏前道:“末将在!”

……

李秀儿本就成竹在胸,其战略战术早就通过龙妞在暗处传递,与少主、玄凤坛主来回商讨,因此,一个个命令发布下去,丝毫不乱。

仿佛几处火苗点燃了本就干燥的薪柴,长河以北的局势发展的极快。

在极短的时间里,长河北岸,四处兵锋。

蛮军诸城,兵马频频调动,与此同时,淮水一带的诸多山寨、黑帮,也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卷入了战场。

一座山寨被蛮军扫平,另一座山寨集结着周边各镇百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蛮兵杀来,很快的就又将这些寨民和百姓杀得血流成河,一时间,不知多少流民被迫逃亡。

其时腊月也只是才刚到尾声,便已是处处沸腾。

围绕着隋州、光州的攻防战,就像是将爆竹、烈酒、猛火油等等,全都汇集在一口大锅里。

然后一把火点燃。

那炸出的火焰,往四面八方燃烧,浩浩荡荡,席卷天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