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杂糅(1 / 2)

刘安听着李儒的感谢话语,却是没有太过于在意,直接开口说道:“文优,你说这俸禄一事,要如何发放?”

李儒自然是明白刘安问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怎么发俸禄,问的是定多少合适。

但这事李儒可是不想沾手,多了少了都不合适。

多了刘安会不开心,少了典韦等一众同僚不高兴。

因此,李儒听了刘安这话后,随即开口道:“主公独断乾纲,此时文优却是不知如何是好。”

刘安一听李儒这话,也是瞬间明白李儒话里的意思,有些无奈的笑了笑,随即开口道:“行吧,你不用提建议,听听我的想法如何?”

“喏!”李儒一听不用他做主,也是不再担忧,一脸恭敬的对着刘安应了一声。

“说起这俸禄一事,咱们还得说说管理制度!”刘安看了一眼李儒,随即开口道。

李儒听到刘安这话不由的一愣,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刘安竟然会打起了制度的主意。

不过李儒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刘安接下来的话。

刘安看到李儒没有说话,也是没有去询问李儒,直接叙述起来自己对于之后制度的想法。

不错,刘安早就看大汉的制度不满意了。

要知道如今大汉的制度是继承了秦制,乃是三公九卿制,其中的权利极为繁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权不下乡。

刘安自然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制度出现,他要的是完全掌控的权利。

因此,刘安就按照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清朝雍正弄出来的密折制度、以及军政分离制度。

说白了,就是刘安将官员分为九品十八阶,其中的九品官员就是村官,按照其管理范围以及职权分为上九品、正九品、九品下。

而地方管理等级分为村、乡、镇、县、市、州、中央七个行政机构。

在这地方行政机构之上,就是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商部、刑部、工部。

还有一个名为内阁的地方,这里边的人的品阶都是九品,但其选拔都是从每年的科举中中举之人前来担任内阁大臣。

这内阁说白了就是个参谋部,但其位不高可权重,还能让刘安观察这些中举之人是否真的有能力,从而避免有人在科举的时候徇私舞弊。

同时这内阁大臣毕竟是刚刚进入朝廷中人,年轻气盛,正是愤世嫉俗的年纪,从而不会同流合污、和光同尘。

而密折制度,则是刘安在内阁之中选拔其中一位或者是多位担任,从而让其有着上达天庭的权利,从而让自己不至于久坐深宫而不知天下疾苦。

军政分离那就是更好说了。

要知道原本的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而刘安说出的六部则是将兵部直接改为了商部。

就是为了让军队与朝廷官员没有任何的牵扯。

这是两种体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