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吕蒙之孙,甘宁之孙(1 / 2)

干晋 上官青鸾 4158 字 1个月前

他不屑一哼:“早死晚死都是死,不如战死。”

听完,李羲不由重重的点了点头:“好,很好,尔这般气魄,吾自愧不如。”

“哼。”

李羲也不气,对于忠义之人李羲还是很友好的,其他人几个投降的人,李羲虽然也没杀,但对他们的态度很不好。

李羲询问后得知,他叫吕妄是昔日吴下阿蒙吕蒙的孙子。

李羲在得知他的身份后就明白为何就他跟其余人不同了。

居然是那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之孙,那就不奇怪了。

下午时,李羲方才带着俘获的粮草以及俘虏的吕妄回到营寨。

主要是有粮食,行路慢了不少。

……

胡奋看到吕妄不解道:“他是谁?”

李羲向胡奋解释了吕妄的身份,以及截粮时发生的事。

“原来是他的孙子,陛下说了,吴国将领官员只要愿意投降者都可保持原来的官职,不愿投降之人押回京师再做决断。”

这个确实是司马炎说的。

这也是李羲为什么没杀那几个畏战且投降的人的原因。

司马炎太仁了,那些愿意投降的厚待自是无可厚非,但不愿意投降的就没必要留着了吧。

反正李羲是觉得司马炎这个做法不妥。

···

吕妄在听到胡奋的话后却是不屑的‘哼’了一声。

胡奋和李羲一眼,面对吕妄的不屑也不生气。

你国都快没了,没必要跟一个亡国之臣置气。

吕妄是第一个自发的往建邺送粮的人,当然也是最后以及唯一的一个。

因为除了吕妄,之后三天没有一个人来建邺送粮。

倒不是各地官员全都是背主求荣之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孙皓劳民伤财,把种地的农夫都拉去修筑宫殿了。婷阅小说网

粮食…很紧俏。

就这样,又过了五天。

濮阳元营寨中彻底没粮食了。

建邺城中的粮食也不够吃了,已经没法再给濮阳元运了。

孙皓这会已经是彻底没辙了。

孙皓自己也后悔不已。

在皇宫中,也不近女色了。

自个呆在寝宫中胡乱打砸东西。

看到什么就砸什么。

发了一顿火后,孙皓开始自己埋怨自己。

“都怪朕,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害死了濮阳兴,不听陆抗之言,执意撤回在西陵的驻军…”

“一切都完了…”

孙皓捶胸顿足一阵哭诉。

然后就坐在了地上。

这一坐就是一天,不吃也不喝。

孙皓确实是黔驴技穷了,建邺是兵、粮都没有,根本没法对濮阳元起到有效的支援。

再看北岸。

司马伷、王浑不再进攻。

他们不进攻濮阳元心里反倒是更加没谱了。

耗不起啊。

濮阳元的打算是等司马伷和王浑接连进攻无果,士气低落之时,自己再率军突袭。

只是没想到他们打一场就不再打了。

“这不行啊…不行啊,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要打啊。”

濮阳元也急得团团转,在营帐中来回踱步。

营帐里被他叫来的几个将领看着濮阳元这副模样是急得不行。

其中有一人忍不住喊道:“大将军,您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啊,有什么计策您就说啊,我们也好去实施啊,您这转的末将头都晕了。”

“我急啊。”

濮阳元这才开口:“晋军不攻打了。”

那将不解,反问:“这不是好事吗?”

“好什么好。”

濮阳元呵斥了一句,而后把字句的谋划讲了出来。

众将一听,觉得濮阳元的计划行得通。

问题就是这晋军突然不打了,那濮阳元的计划不就没法继续下去了嘛。

“这…那大将军您还有什么计策吗?”

“倒是有一个,但很凶险。”

“是何计策?”

濮阳元停下脚步,眼睛中迸射出一抹精光:“效仿昔日甘折冲。”

甘折冲是指甘宁,甘宁的官职是折冲将军。

“劫营?”

“正是。”

军中有一将,名甘淯。

他在听到濮阳元的计策后,眼睛一亮。

他正是甘宁的孙子。

昔日甘宁百骑劫魏营,威震敌国。

可惜,甘宁儿子犯了错,没有其父半点荣光。

这也是危急关头,孙皓想到了甘宁的孙子,这才临时给了他祖父甘宁的折冲将军一职,跟随濮阳元来抵御晋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