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2 / 2)

火热的年代 富春山居 5163 字 2021-06-03

还有些同志,没有当官之前还能勉力党务,当了官之后就整天混在八大胡同内,呼朋唤友庆祝自己出了头,还要讨小老婆喜上加喜,将本党的名声完全破坏殆尽了。

眼下恐怕不是和北洋斗争下去的时候,而是应当整理党内风气,严肃党的纪律,免得到时给他人做嫁衣裳…”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孙总统来说,头疼的又何止是一件两件,不仅国事令其倍感头疼,家事也让他大受挫折,甚至都已经成为了京城风传的笑柄了。

孙总统家中的麻烦其实来自于自己的儿子,被他丢在广州担任广州时报编辑的孙科,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邀请自己去北京的电报,终于在8月丢下工作跑来了北京。孙科来北京就为了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母亲正名。

他到北京后连父亲的面都没见,就先找了几名记者向外澄清道:“我母亲并没有同父亲离婚,这总统夫人应当是我母亲,现在这位只能算是我父亲的侧室。”

这番言论顿时引发了京城舆论的轰动,甚至一度盖过了共和党告小皇帝的新闻。孙科的主张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一是孙文在外革命的时候都是母亲在家侍奉祖父、祖母,并没有犯下什么七出之条;二是母亲在檀香山时入了基督教,作为一名基督徒是不允许离婚的;三是母亲前往日本时同意的是这位嫁入孙家,不是同意离婚,日本法院也无资格判两人离婚。

孙科最后对记者说道:“…什么我母亲深明大义,同意和父亲离婚,都特么是扯淡。你让他们拿出我母亲签字的离婚证明来,否则就是放屁。那些国民党员,为了一官半职,就特么欺负我们,简直就是一群混蛋。”

孙科在京城的这一闹,自然让孙文和新夫人都下不了台了。也就是现在欧洲大战和共和党告小皇帝的事牵住了大家的视线,因此关于总统的家事并没有在京城之外传播,至于京城百姓则是太喜欢看热闹了,所以才津津乐道于总统的家事,连国家大事都不顾了。

孙文在恼火之余,也不得不让戴季陶去劝说儿子,让其不要再闹下去了。戴季陶还是有本事的,他直接把孙科拉去了北京八大胡同的清吟小班,虽说北京的清吟小班不及上海的长三堂子那么多拿捏男人的手段,但是对付孙科却也是足够了。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让某位头牌把孙科弄的服服帖帖之后,戴季陶这才上门对其劝说道:“这父子之间哪有隔夜仇的,总理现在贵为总统,你怎么好拆自己父亲的台,总理要是倒下了,难道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躺在美人怀中的孙科白了一眼戴季陶,依旧语带怨气的说道:“是没什么好处,但好歹也替我母亲出了口气。”

戴季陶于是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放在了孙科面前说道:“这是老夫人给你的信,你自己看看吧。老夫人并不愿意你把事情闹大,你这样闹下去,她在澳门住的也不安心的。”

孙科霍的坐了起来,把信攥在手里却不看,只是额头上却冒出了青筋。戴季陶给孙科身后的头牌使了个眼色,这位女子立刻起身笑着说道:“我去看看,再让厨房温一壶黄酒上来,然后给你们尝尝我的做的小菜。”

戴季陶听着女子在门外走远,这才不紧不慢的对着孙科说道:“老弟,有些话我是真心为你好才说的。你现在不是在和总理作对,你这是在和全党同志作对。

你想一想,大家革命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要是让你把总理弄得身败名裂了,你让全党今后怎么办?难道真的让大家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然后回家去做田舍翁?总理是不能拿你如何,毕竟是亲父子,但是旁人可就说不好了。”

孙科吃这一吓,脸色终于有些变化了,他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我也没要求什么,就是想要个公道,他们凭什么对付我,这还有没有公理王法了?”

看出了孙科的色厉内荏,戴季陶不免开门见山的说道:“这世道要是有公理王法,我们还起来革什么命?老弟,听哥哥一句劝,退一步海阔天宽啊。我已经和班主谈好了,这白牡丹从今天起就是你的人了,你要是还有什么想法也一并说出来,哥哥能办得到的,绝没有二话。”

孙科犹豫了许久,直到白牡丹端着酒菜打着棉帘进来了,他才松了口气说道:“那就让我当北京市长。算是他赔给我和我母亲的。”

“我…”戴季陶差点骂了娘了,他最后还是沉住了气,和孙科分析了半天局势,说明为什么不能把北京市长交给他。孙科犹豫了半天之后,终于松口说道:“那我退一步,要么给一个副市长,要么给我当一部的副部长,否则我就把母亲接来京城,大家都别好过…”

戴季陶把孙科的要求带回了总统府,胡汉民听了顿时不满的说道:“这又不是田里的瓜果,他想要哪个就摘哪个。别说我们现在还没有一言九鼎的权力,就算本党真的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党,也不能这么干啊,那我们和满清朝廷有什么区别?”

一旁的汪精卫瞧了瞧总统的黑脸,赶紧出声打圆场说道:“连生老弟我还是了解的,也不能说他没有能力担任一市之长,只是没有给他机会么。再说了,总理在外革命的时候,连生老弟也没有闲着么,他的革命资历还是足够的。

当然,身为总理的儿子,我们也不能对他过于放纵了,把他放在北京恐怕也不合适,还是放到外地更加的能够培养人。我看,真好现在上海势力空缺,不如让连生老弟去上海担任副市长,那边有着本党诸多同志,又靠近浙江,想来也不会出什么篓子。”

胡汉民正想反对,戴季陶却突然抢在他前面说道:“汪秘书说的是,现在这个情况还是要快刀斩乱麻比较好,现在国内外形势变化多端,总理还是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国事上,这点小事不必再拖下去,免得损伤了本党的士气。”

胡汉民楞了楞,就听到总统叹了口气道:“真是家门不幸,季新,你来办这事吧,赶紧把这个逆子送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