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1 / 2)

火热的年代 富春山居 5130 字 2021-06-09

在霍夫曼的劝说下,毕苏斯基同意和德军合作,11月29日他和同僚卡齐米日·索斯恩科夫斯基从马格德堡被释放,随后便被送往了前往华沙的火车。

因为被德国人逮捕的缘故,毕苏斯基在波兰中下阶层中变得名声大噪了起来。华沙的民族主义者、他的老同事和老部下们,纷纷上门来拜访了他,在被德国人清理了一遍之后,留在华沙的波兰民族主义者大多倾向了社会主义,因此这些人希望毕苏斯基能够和他们一起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波兰。

不过毕苏斯基无情的拒绝了他们,他对这些人这样说道:“同志们,我与你们一同搭乘社会主义的红色电车,但我会在一个称作独立的站点下车。而你们也许会继续坐在车上,直到电车抵达你们希望的那个终点站。但是从现在开始,各位相互称呼为先生吧…”

12月7日,在德军和其过去领导的军队的支持下,毕苏斯基在华沙贝尔韦德尔宫正式宣布,波兰民主共和国成立,在波兰国会瑟姆成立之前,他将以国家元首的身份领导这个新国家。德国、俄国在第一时间承认了波兰民主共和国的建立,之后的三天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家也承认了波兰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12月9日,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毕苏斯基所领导的波兰军政府并不是一个合法的政府,协约国承认战后波兰将会赢得独立地位,但是波兰的合法政府是协助协约国和同盟国对抗的巴黎流亡政府,而不是在德国刺刀下统治波兰的傀儡政府。

毕苏斯基此时还顾不上同协约国打嘴仗,毕竟现在协约国正和德MTUwNTQ1国在西线僵持,因此协约国的威胁在隔着德国的领土后就没剩下多少了。他现在最为迫切的问题,第一是如何让德军从波兰的领土上撤退;第二是如何让一个被战争摧残了的地区重新恢复生机。

俄属波兰大部分被德国人摧毁了,为了填补德国人的肚子,波兰又不得不把自己大部分农牧产品运往德国。按照那些外国人的说法:“不论我在那里,我看到的都是极度的,一生中只能看到一次的贫穷和凄惨。”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前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的领地上都有着迥异的法律系统、经济和政府,这个国家现在有九种法律体系,五种货币,66种铁路系统(以及165种火车头型号),假如不把它们统一起来,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这是一个国家。

当然,并不是所有波兰民族主义者都在为现在这个波兰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欢呼雀跃的,还有不少人认为毕苏斯基出卖了波兰民族。因为这个国家是以华沙公国的版图作为基础成立的,不仅立陶宛没有加入这个共和国,德国、俄国、斯洛伐克等邻国都还占据了古波兰的一些疆域。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领土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而现在这个波兰民主共和国的领土则只剩下了15-17万平方公里,这还是德国不想同苏维埃俄国接壤,才让给了波兰不少土地。但即便是如此,至少有600-800万波兰人被隔离在了国境线之外。

持强硬立场的民族主义者认为,波兰的独立是以恢复历史上全部的领土为目标的,现在这个波兰民主共和国根本不能代表波兰。毕苏斯基并不是不赞成这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但是他也清楚现在的波兰根本没有力量去要求德国和俄国交还所有的土地。甚至于,现在这个国家的安全还需要靠着将近15万德军保卫着,波兰军队的数量还不到1万人。

12月12日,毕苏斯基以波兰民主共和国政府执政的名义和霍夫曼签订了波兰-德国友好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苏维埃俄国入侵波兰,那么德国将会向波兰施以援助;德国将会在3年内逐步撤回驻扎在波兰的军队,并将其中一部分装备留给波兰。作为回报,波兰将负担三年内驻波德军的费用;德国将会投资改建波兰境内的铁路网,波兰将允许德国-俄国贸易列车在境内通行,并免除一部分费用。

12日这一天,卢森堡内阁对协约国就德奥合并的禁止命令也做出了正式的回应,“…我们注意到了协约国民众对于德奥合并的不安,我国并无意刺激协约国民众的情绪。对于德奥的合并,我们始终都只立足于一个立场去看待,那就是让德意志民族生存下去。

假如协约国方面想要阻止德国民众和奥地利民众的接近,那么就应当尽快放开对于德国和奥地利的禁运政策,而这原本就是我们解除德国海上武装的条件。这场战争已经带给了各国人民够多的不幸了,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考着如何去结束它,和平-是欧洲人民眼下最迫切的需要,这也是德奥两国人民的想法。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真诚的呼吁,各国,包括苏维埃俄国在内,大家都派出代表真诚而迅速的讨论结束战争的办法,讨论的地点不论在何处都是合适的。”

对于英国人来说,在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都汉成汉武汉之前,不论在什么地方讨论和平都是不合适的。他们虽然无意过分的削弱德国的力量,但也没想过让德国变得更强大,而德奥的合流趋势,德国对于波兰、立陶宛的控制,都是让英国人难以接受的。

于此同时,美国人终于忍受不了了,威尔逊总统通过驻伦敦、巴黎大使向英法正式摊牌,“德国政府的和平宣言是相当诚恳的,但是我们的某些盟友却因为本国的私利拒绝了德国的和平要求,那么美国人民想要知道,英法到底追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平?或者说英法究竟想要在战后如何去建设一个永久和平的世界?”

法国内阁通过私人关系向劳合乔治内阁委婉的表示,公海舰队不应当成为英国一家的战利品,如果英国不能平衡好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么法国也许会站在美国的一边。

对于劳合乔治来说,法国人的建议简直是对他打了重重的一拳。公海舰队虽好,但是惹得美国和法国都变成了英国的敌人,这显然是不划算的。劳合乔治只能对法国驻伦敦大使表示,英国绝没有把公海舰队占为己有的意思,他们不过是希望把公海舰队和战后其他的战利品放在一起讨论分配的方式而已。

丘吉尔虽然对劳合乔治首相的软弱不以为然,他认为法国人现在倒是成了大英帝国的支配者了,然而这场战争却是英国为法国而战的,“他们一点都没有感到廉耻。”

不过海军大臣显然并不是丘吉尔这样的疯子,在了解了首相的意图后,很快英国海军就拿出了一个军舰的分配方案。海军部向首相这样建议道:“对于像我国和美国这样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造舰体系的国家而言,一两艘外国军舰其实并不能提高很多的战斗力,反而会因为后勤的多样化而变得更加的容易出差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