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2)

火热的年代 富春山居 4594 字 2019-12-12

善耆依然没能说话,倒是荫昌似乎从震惊中恢复了过来,这才哑着嗓子,失魂落魄的回道:“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和吉林巡抚陈昭常从长春日本领事馆发来电报,第二十镇、第二十三镇和第二混成协于剿灭哈尔滨乱党期间叛乱,现在叛军已经联合哈尔滨乱党夺取了长春城,奉天及关外危急…”

这下原本如同木头似的阁臣们突然就活了过来,庆亲王奕劻和那桐已经忍不住带头哭喊道:“这是天要亡我大清啊,300年江山社稷,这就要亡于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手上了。这让我们怎么怎么有脸去见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圣祖皇帝于地下…”

徐世昌虽然还保持着冷静,快步走到善耆身边拿过了电报纸扫视了一眼,这才送到了虽然有些慌乱但还没有失态的摄政王载沣面前说道:“摄政王,长春虽然已失,但是奉天尚未沦陷。事情尚可挽回,还请摄政王尽快派兵出关,先保住了奉天再说。另外便是请求日本公使同满铁进行交涉,禁止叛军使用南满铁路,若有可能,当借兵助剿。”

听了徐世昌的话语,载沣方才有些镇定了下来,他厌恶的看了一眼只会哭喊毫无主张的庆亲王等人,这才抓住徐世昌的手问道:“我心神不定,脑子里一片空白,恐怕是想不出什么东西了。敢问徐大人,眼下该派何人出关?日本公使那边该由谁去说服?”

徐世昌看了一眼身边的这些同僚,一时也不由心情萧瑟了起来,这些满人宗室为了保住满人的江山,弄了数年就弄出一个皇族内阁来,把汉人中的实力派都排挤到了地方或干脆赶回了老家。把所有的权力都抓到了手心之后,却又完全不懂该如何使用这些权力,这叛军和民党都还没有打到北京城呢,一个个已经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了,这真是何必呢?

虽然对于这个朝廷已经失望到了极点,但徐世昌还是尽了身为臣子的职责,按下了心头的不满说道:“可令冯国璋率领第三镇官兵和滦州驻扎的预备秋操的官兵北上奉天,尽快平息了关外的叛乱。日本公使这边,下官愿意前往洽谈。”

载沣沉默了一会,转头看了一眼正抱着宣统帝痛哭的隆裕太后,这才向着徐世昌问道:“那么南边怎么办?”

徐世昌苦笑了一声道:“下官请摄政王为国家计,放下前怨,派人召回袁慰亭吧。当前之局,除了以力破之,再无他法。”

载沣终于放开了徐世昌的手,喃喃说道:“且让我再想一想,再想一想…”

长春失守的消息传来京中,不仅仅使得宫内、朝堂人心惶惶,就连北京城也是一片大乱。此前京城百姓大多关注着南面的保路运动蓬勃发展,北面虽然有乱党在哈尔滨叛乱的消息传来,但是赵尔巽亲自坐镇长春切断了北满和关内的联系,因此关外乱党的消息并不及南方那么的成篇累牍,于是京城百姓也就不觉得关外的乱党有什么作为。

但是随着革命军和起义军攻下长春城,重新接上了哈尔滨和奉天之间的电报、电话线,原本被封锁住的北满起义消息迅速的向关内汹汹传了过来。之前只是在私下流传的关外起义消息,现在已经迅速的占据了京城的街头巷尾,加上武昌起义的消息助阵,一时人人都觉得这大清朝的天真是要变了。

中午的时候,消息最为灵通的达官贵人已经安排着家眷出北京城去天津租界找房子落脚了。到了下午三、四点钟,连普通民户都携老扶幼的要出城到乡下去住上一段时间了。

之所以京城百姓会变得如此张皇失措,实在是南北两地的起义给他们的震惊太大了。若只有湖广新军叛乱,京城百姓还会观望一下,毕竟这些年南边闹革命也不止一二次了,每次不还是被朝廷给镇压了下去么,这次也未必不会如此。

但是关外爆发这么大规模的起义,还一举占据了黑龙江和吉林的大部分地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也要怪赵尔巽封锁消息太过卖力,结果当关外起义消息传来时,京城百姓完全无法接受,突然之间东三省就被革命军占据了一半,这是不是意味着革命军马上就要入关了?还是朝廷依旧在欺骗大家,说不定革命军都已经跑到山海关了。

而且南北革命的消息一起传来,更是让京城百姓失去了大清还能继续撑下去的信心。于是在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南北革命时,从达官贵人到平头百姓,都产生了先出城避一避的心理。载沣终于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于当晚听从了徐世昌的建议,派冯国璋北上,并派人前去召隐居于河南安阳洹上村的袁世凯回京城。

♂最新章节前往♂.+?\{完?本/神?立占♂\}♂输\入\网\址:.{\WWW·Wanbentxt·coM}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