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2 / 2)

火热的年代 富春山居 3583 字 2020-02-23

北洋军内任人唯亲的发展结果,就是让军中最有油水的营务处和军需处变成了军中大佬的亲戚聚集地,这些对于军事和物流组织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占据了这些位置,就是为自家人捞钱的,而不是为军队组织有效的物资供应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奉天城外尚能轻易击溃起义联军的满清第一军,在四平前线却被国民革命军一次冲击就溃散了。因为在国民革命军发起进攻之前,清军士兵的士气已经为自己的后勤所击败了。

而国民革命军和清军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吴川在设想组建这只军队的时候,就是依托于充分的后勤供应来设计的。在说动了德国皇帝和德国总参谋部之后,吴川也获得了大量的充裕资金,这足以让他可以充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造这只部队。

因此国民革命军的军官们对于后勤的重视程度,首先已经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在德国顾问团的帮助下,国民革命军的后勤体系不仅比日军健全,也超过了俄国人。于是对于前线官兵的需求,很快就送到了前来视察的吴川面前。

在解决了这些突发问题之后,吴川终于在月5日上午坐上了返回长春的专列。就在吴川乘坐的列车向北开去的时候,一列专列也在铁岭车站停了下来。

第八师团师团长山根武亮中将慢慢走下了火车,看着站台上遍布的日军士兵,人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一时情不自禁的对着身后的副官阿部规秀说道:“我还以为自己是过来组织进攻的,但是现在看起来倒像是来收拾残局的。”

对于山根武亮中将的抱怨,阿部规秀少尉也只能迎合着说道:“只要大家知道师团长阁下到了的消息,一定会振奋起精神来的,支那军总不可能比俄国人还可怕。”

只是中将并不认同身边这位年轻少尉的看法,出生于嘉永六年的他已经快要59岁了,作为工兵出身的他之所以能够担任一任师团长,也是拜他长州出身的背景所致。要不然以他的出身兵种而言,在日本陆军中是无法出任野战部队主官的。

结果这个给他带来荣誉的职务,现在却给他带来了一个不可预测的麻烦。谁能想到关东都督和第五师团的主官会给支那革命军一锅端了,于是原本在朝鲜混日子的山根武亮就被寺内总督推上了解救满洲驻屯军的位置。

事实上山根武亮觉得,朝鲜驻军中更适合这个任务的,应该是第十师团的师团长小泉正保。这位水户出身的中将虽然不被寺内总督待见,但却是真正从野战部队中一步步升上来的。只是那位正带着第10师团四处剿灭朝鲜义兵,部队分散在朝鲜各地一时半会根本集结不起来,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悠闲的第八师团身上。

对于其他陆军将领求之不得的作战机会,对于山根武亮来说却是一根鸡肋。因为他现在的军中阶级已经升无可升,工兵出身的将领,中将就已经到头了。而对手又是向来为帝国所鄙视的支那人,甚至还不是帝国陆军值得关注的北洋新军。这一仗打好了是本分,打输了可就是众矢之的。

最令山根武亮觉得头疼的是,原本已经确定这场反击战由国内的派遣军作为主力,第八师团的任务就是稳定住战场的局势,不能让国民革命军南下夺取奉天。至于公主岭被围困的大岛义昌和第五师团残部,在寺内总督和明石参谋长反复的讨论下,基本已经放弃了救援的想法。

虽然丢了一个陆军大将和一个师团会让陆军很丢脸,但总比让第八师团急急忙忙的反攻再失败一次要好。到了如今,大家也只能希望大岛大将和大谷中将能够为帝国陆军保留一些脸面,不要被支那革命军给俘虏了。

只是这个决定作出了还不到两天,从奉天传来的一封电报却又让寺内总督改变了主意。电报上一共只说了两点,一是支那革命委员会中了帝国外交官的缓兵之计,选择了停战谈判,而不是一鼓作气的消灭公主岭被围日军;二是列强的态度有所改变,包括英国盟友在内,都对帝国陆军的战斗能力产生了怀疑,意图将南满问题国际化。如果陆军不能尽快在战场上作出一次漂亮的反击,向各国表明自己能够控制住南满的局势,那么帝国的外交立场将会陷入困境。

山根武亮内心是拒绝这种为了向各列强证明自己,而不顾形势发动作战的主张的。只是在寺内总督的施压下,他不得不服从了对方的命令,务必在8日之前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底线是收复四平地区,最高目标则是解开公主岭之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