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2 / 2)

火热的年代 富春山居 3392 字 2020-04-11

袁世凯沉默许久,方才对着伊集院公使回道:“贵使之善意,余知矣。若是南方民党能够支持君主立宪之主张,则其他事务一切都好谈。恢复鄙国之安宁,修订一部宪法,这本就是余出山之目的。贵国若是能够居中协调此事,那么鄙国上下必然对贵国感激不尽,之前民众对于贵国之误解也必将散去…”</p>

送走了日本公使之后,袁世凯便叫来了杨士琦参谋日本公使的来意,虽然杨士琦时任邮传部大臣,但是这位几乎不管部中之事,而是整天跟在了袁世凯身边,为其出谋划策。袁世凯对其之依重,还在其他部属之上。</p>

听完了袁世凯复述的同日本公使的会面,杨士琦沉思片刻之后就向袁说道:“看起来日本人是真心不想打下去了,否则就不会这么急迫的想要项城兄你和南方民党握手言和了。</p>

伊集院公使此次拜访之重点,不是在于君主立宪或是立宪君主之制度,而是在于南北议和。日本人似乎并不看好我们和南方之民党能够独立应对关外之革命委员会,所以才想让我们两家握手言和共同对抗关外的革命委员会。”</p>

袁世凯伸手摸着自己的脑袋思考了半响,方才恍然大悟道:“搞了半天,这小日本是把关外的革命委员会当成了曹操,把我们北洋和南方的民党当成了孙、刘之辈。杏城,你猜这日本人是把我看成了刘备呢?还是孙权呢?”</p>

杨士琦啼笑皆非,只能搪塞道:“这有不是什么赤壁之战,哪来的三国。就算是三国故事,这曹操也轮不到一黄口小儿来当。</p>

那些日本人说得好,这吴川不过是一俄国傀儡。否则以他这等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有什么资格拉起这样一只强悍的大军?就算是项城兄你这等英雄豪杰,也是在小站熬了多年才有了这么一只北洋军,要不是俄国人在革命委员会背后搞鬼,那么这吴川小儿除非会撒豆成兵的把戏才说的通。</p>

就连那些南方的民党,前些日子不也在报纸上批评关外的革命委员会,说他们是黄俄而不是革命同志吗?我看,这革命委员会在关外还能耀武扬威一阵,一旦入关,这俄国人还能明目张胆的支持他们?只是对付一些民军的话,我北洋总是能够摧枯拉朽的。”</p>

袁世凯知道,杨士琦这番话语中有些不尽不实,三分之一是为了安慰自己,三分之一是不忿吴川这些年轻人在关外搞出了这么大的场面,最后三分之一才是真心话。</p>

只是他对于革命委员会能够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是凭借自身的力量,同样是不相信的。京城的外交圈子里已经确定在革命委员会身后支持的,是俄国和德国,而且美国人似乎也想跟着插上一脚,满洲已经成为了一个是非之地。</p>

思考了许久,袁世凯不由叹了口气说道:“不管这革命委员会身后站的是谁,当前我们总要想个法子把它牵绊住,不能让俄国人把关外一口吞下去。眼下外蒙局势已经脱离了我们的掌握,俄国人想要借助我国革命的势头把外蒙地区割裂出去,要是再让他们把满洲地区也分裂出去,则长城以外恐怕就不是中国所有了。”</p>

杨士琦想了想便说道:“上次周止庵回来不是说了么,他说革命委员会的实情虽然不甚了之,但是那个吴川看起来倒不像是铁了心投靠俄国人的,只是极力想要推翻满清。</p>

我看项城不如再让周止庵走一趟,一来请其释放了王占元等北洋军官,试探一下这革命委员会是不是铁了心要同我们为敌;二来干脆就将山海关以外全部给了革命委员会,并委托其处理外蒙之事务。”</p>

袁世凯思考着说道:“把山海关以外给了革命委员会,委托其处理外蒙古自治一事,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此一来倒是能够看清楚这革命委员会到底是个什么成色,另外倒是能够令其同俄国人留下些缝隙,不管他理或不理外蒙事务,我们都有手脚可做。</p>

这事就这么办了,回头我叫止庵过来说话。不过另外一件事也要杏城你给我参谋一二了,英国人和日本人都希望我们和南方民党言和,这事也是非办不可的。我北洋军虽然吃的定南方军,但是眼下是火头四起,我军是顾得了东就顾不了西,还有一个革命委员会在关外蠢蠢欲动,不讲和是不成的了。你看我们应当派谁南下议和?”</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