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2 / 2)

火热的年代 富春山居 3843 字 2020-07-08

东南亚的糖厂比比皆是,就连东北也有着大量的甜菜糖厂,因此革命委员会并不缺乏蔗糖的供应。至于咖啡因则是从茶叶末中提取的,中国茶叶在印度茶叶的竞争下,正处于行业的低潮,从德国获得了提取咖啡因的技术之后,生产浓缩糖浆的原料也就全部齐备了。

虽然还没有在战场经过真正的实践,不过叶声认为瓶装饮料确实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许多战士非常喜欢喝这种糖水,甚至有为了多获得一些配额,而主动要求参加第一线作战的。叶声能够理解这些战士们的想法,虽然蔗糖对于他们这样出身的家庭只是寻常食物,但是对于那些底层家庭来说,糖水几乎是穷人的上等良药了,因为他们买不起药物只能依靠糖水来欺骗自己。

因此在参军之后能够天天喝到可乐,对于他们来说就等于是已经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几乎每一位农村家庭出身的战士,在参军之前也许还是患得患失的,但是在参军之后就无一例外的喜欢上了军中的生活。这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更在于革命军中的集体生活为这些过去封闭在乡村的青年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和团队互助的友情,这是过去的军中所没有的东西。

集体主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名词,虽然在国外这种主义早就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也是军国主义的基础。但是中国的留学生们却是只谈军国主义而不谈集体主义的,因为集体主义和中国的宗族文化是对立的。

只是,没有了集体主义的军国主义,最终不过就是封建宗法制的变种而已,这种中国式的军国主义对外是毫无用处的,但是对内倒是比一般的封建宗族势力更加的反动和残忍,日后的国民党就是集大成者。

集体主义和中国的宗族主义最根本的一点差异就是,集体主义要求大家对集体负责,并承认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应该获得集体的保护。而宗族主义则要求各人向自己的上级负责,宗族的存在是确保上位者能够通过宗族把最大的利益分配给自己。宗族并不保护个体,但是个体必须要无条件的维护宗族。

在宗族主义的社会中,人和人是不可能有互信的,因为只有把其他人压下去,你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权力。所以当鸦片战争时,英国人围攻广州城的时候,还有人划船卖粮食给英国人,因为进攻广州城于我无关。只有当英军进入了三元里开始损害到村子的利益时,才会引起乡下宗族势力的反抗,不过这种反抗也只是把英军赶出自己的地盘为止。

这种以邻为壑的宗族社会,在前工业革命时代也许还能苟延残喘下去,但是当外国人完成工业革命,完成了大工业化生产,并建立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权的时候,动辄动员起数十万大军发动对外战争的时候,宗族社会就立刻土崩瓦解,再无抵挡之能力了。

吴川虽然从来不谈什么军国主义,但是却从学校、工厂、军队直到乡村,处处都在建立集体组织,消灭宗族主义、山头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农村青年一加入军队,立刻就改掉了参军前唯唯诺诺的性子,变得敢于在集体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敢于和坏的风气作斗争了。

这种对于人的性格上的重新塑造,虽然让一些旧军人们有些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现在无法以过去的军中生活经验去随意侮辱或殴打不服从自己的新兵,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不能给新人立规矩了,这部队还能打仗?

但是很显然,这些旧军人的抱怨是错误的。事实上,竖立了集体观念的部队要比旧式的军队更有主观能动性。过去一个军事命令发下来,只有军官才会为之殚精竭虑的思考如何去完成,士兵们只要服从命令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军事命令是针对部队全体官兵的,因此每个人都会去思考如何让集体完成这个任务,从而维护住集体的荣誉感。

这一集体理念的阐述,实际上让德国的军事顾问十分不舒服。他们认为,把部队建成为一个荣誉的集体这是正确的,但这应当是军官的任务而不是全体官兵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过于社会主义化了。

就在叶声品味着可乐的味道时,哈尔滨马迭尔旅馆内的订婚宴也快结束了。在获得了各位宾客的祝福之后,吴川正和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交谈之际,突然一名共和日报的记者上前来,向着两人询问关于山东问题和朝鲜问题的态度。

吴川立刻不假思索的回道:“我和特拉乌绍利特总领事阁下一致认为,在欧洲爆发战争的时候,任何势力或组织试图改动东亚政局的行动都是不可忍受的。中俄人民绝不能容许,有人趁着欧洲爆发战争的时候,在亚洲趁火打劫。总领事阁下,您的意见呢?”

特拉乌绍利特神情一阵僵硬,但是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俄国反对在这个时候远东也爆发战争,我们希望远东能够保持安宁…”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tyuebook.com(天阅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