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工业区(1 / 2)

刘兴治等人对于李毅口中的战术十分感兴趣,对于他们这些将官来说,亲自上阵的机会并不多,大多的时间都是指挥军队,抵挡冲击,突袭敌人弱点,所以战术才是他们心中最想学习的。

李毅回答了他们几个问题,见他们兴致更加高昂,笑着道:“你们不要着急,你们要是真的想知道,那就暂且一段时间,到时候我将会开设武学堂,专门对你们进行教导。”

武学堂?

将官们有些不太明白。

刘兴祚想了想,道:“督师大人,你的意思是我们要上学堂?”

李毅点点头,看着下面的一群将官。

和安新的军官不同,这群东江军的将官主要都是依靠经验来作战,并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很多人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更不要说能够读兵书,学以致用。

所以他已经打算,将铁旅的一部分军官任命为官职,并且成立武学堂,专门教导东江军将官们军事技能和理论,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

“刘大人说的没错。文人们有学堂,你们武人们自然也要有学堂。武学堂专门给你们武人们上的学堂。”

刘兴治站起身来,满脸着急的道:“大人,大敌当前,我们哪里还有时间到学堂学习啊?而且我们去了学堂,手下的兵丁谁来管?”

李毅压压手刘兴治坐下,然后笑着对大家说:“大敌当前,你们自然是不能一直在学堂学习。所以武学堂规模并不大,每一次只能教导三十到五十人,时间大概为一个月,为一期。在这时间之内,军队自然要交给其他官员协助。”

军队就是将官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能够交给他人。

刘兴治认为李毅这是有意削弱他们的军权,有些不高兴的道:“我们上战场打仗,靠的就是自己的拳脚,哪里用的了识文断字。督师大人,你看我就算了吧。”

其他将官们听了也纷纷跟着道:“我们也不愿意读武学。”

刘兴祚看到手下们这般放肆,一张脸又怒又惧,连忙对着李毅道:“督师大人,他们都是这种尿性,您不要责怪他们。”

说完挥起马鞭对着刘兴祚一顿乱抽,一边抽一边骂道;“就你个鳖孙事多,督师大人有令,你听从就是,这里那里有你说话的份。”

李毅上前拦住刘兴祚,看向众位将官道:“你们不愿意去武学堂也可以。但是我要提前告诉你们,接下来军队整编,整个东江三位军门都要抽调兵丁去宁远训练,而训练完毕的兵丁,都将要改动军制,任免将官,而这些将官,都要用从武学堂毕业的将官担任,你们不愿意去,就指挥自己的旧军,新军就和你们没有关系了。”

整编东江军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东江镇,刘兴治当然也是知道的。第一期将要抽调东江军一成兵力去往宁远训练,他们也是知道的,但是对于从武学堂毕业的将官担任新军将官,他们却根本不知道。

谁都知道,由督师大人亲自训练的新军,定然比旧军要强上许多,他们自然是想要担任新军的将官。

刘兴治摸着脸上被抽出来的血痕,急切的道:“督师大人,新军装备的都是您刚刚说的那种武器吗?”

李毅看了一眼刘兴治,点头道:“铁旅是什么装备,新军自然就是什么装备。迅雷铳、大将军炮、抬枪、手雷、手铳等等,都会慢慢装备新军。”

听到这个消息,将官们的眼睛已经发亮了。

他们可是见过铁丁的装备,不仅有很多新颖强大的武器,质量还很好,根本不用太担心炸膛、哑火等问题,要是装备这样的火器,他们手下军队的实力就将迎来质变。

刘兴治最先开口道:“督师大人,我要报名第一期的武学堂。”

几个年轻胆大的将官也纷纷开口要报名。

李毅望着一些年老不愿争的将官,笑着道:“你们不要这么着急,武学堂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听到还有条件,刘兴治等将官皆是面露担心。

李毅道:“今后武学堂毕业的将官,不仅能够率领新军,还将优先提拔,优先重用,你们要想参加第一批武学堂,就要经过三轮考试。”

听到还有考试,刘兴治等将官纷纷议论纷纷。

李毅没有在意他们的嘈杂,道:“考试分为三轮,第一轮就是简单的读写,考察你们的识字水平。第二轮是面试,主要考察你们的军略。第三轮是武艺,每个将官需要从马术、武术、火铳、火炮等各个类别中选一个,只要真有其才,就能够武学堂。”

当初李毅成立安新铁旅的时候,就曾经在军官中进行识字教育,所以安新的军官们都能够识字书写。因为只有懂得识字书写的军官,才能应付得了安新十分的军规、条例和手册,并且为自己收下的铁丁进行普及。

所以这一次的武学堂,李毅还是将识字与否当成第一个淘汰条件。

至于后面的两个,并没有很严格的标准,主要是用来淘汰一些别有用心,或者不利于军队建设的人。

等到议事结束,将官们纷纷走出议事厅。

李毅看着等在一旁的刘兴祚,开口道:“安新商会第一批的工匠已经坐船赶来,随同前来的还有足够建设作坊的钱粮和工料,你接下来要做好接应工作。”

刘兴祚也是十分期盼安新工匠的到来,只要皮岛能够建成工坊,就能够给数万辽民一个活路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而赚取的银子,也能够及时的反哺东江镇东江镇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

刘兴祚已经看清楚了,东江镇今后将会成为李毅重点经营的根基,而现在能够成为他助力的,只有自己、陈继盛和徐敷奏。而这次将工坊建在皮岛,一方面是因为便利,但是在刘兴祚看来,更多的是督师大人对于自己的信赖。

想到这里,刘兴祚心中不由更加激动,坚定的道:“督师放心好了。我已经派人调来了许多的青壮,将作坊的地基已经打牢了,只要朝鲜和登莱的物料能够及时运来,就能够很快建设工坊,尽快生产。”

李毅对于刘兴祚的安排十分满意,心中暗道自己并没有看错人。

刘兴祚本来是努尔哈赤的心腹汉臣,他的背叛对于金国来说是一个耻辱。所以刘兴祚已经不可能在返回金国,而朝廷对于他这个曾经背叛祖宗的“小人”并意,朝中也不会重用他,而刘兴祚在东江连连被排斥,所以说,如今除了自己,刘兴祚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李毅将军工作坊按在皮岛,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整个东江的三个军门,实际上只有刘兴祚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两天之后,刘大匠带领着二十余名工匠,三百名工人来到了皮岛。

刘大匠接到李毅的命令之后,带来了十个生产火器的熟练工匠,还有十个是建造作坊和生产机器的工匠,剩余的三百名工人,都是能够熟练运用纺织机,熟练制作玻璃制物件和火器等专门物品的熟练工人。

这群人的到来,顿时让原本死气沉沉的皮岛热闹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