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张盖村渤8井(2 / 2)

东营渤7井的现场忙碌得热火朝天。在地下2000多米,钻头破碎地层,并将岩石搅得粉碎。钻井液通过空心的钻杆泵入钻井,直抵钻头,将土壤或岩石碎屑带上地面。

钻井液带着碎屑从钻井塔的一侧喷出,像巨人在尿尿。钻井液落入一个大池子,过滤掉碎屑之后再度被泵入钻井反复循环。

还没到取岩心的时间段,李四光走到钻井液池旁,在距离十多米的地方逆风闻了闻钻井液池的味道,除了机油味之外并没有石油味。

“渤7井已经恢复了钻探作业,但因为断杆事故的影响,现在深度只有2150米,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一周之后会到2500米,那时候您再来看结果。”库茨说。

李四光:“渤8井现在的进度如何?”

库茨:“昨天的记录是2420米。……渤8井这一次也并不顺利,要知道渤8井和渤6井是先开钻的,比渤5井和渤7井早9天。渤8井中间也出现了一些事故。”

李四光:“昨天2420,那今天差不多就2500米了,我该去张盖村蹲点了。”

……

张盖村渤8井。

场面和东营渤7井差不多,钻井塔“咣咣咣,咣咣咣”地响动,塔边钻井液在嘘嘘流入液池,工人在塔上塔下塔四周忙碌。

“我们现在在钻一个岩层,挺厚,这是在2350米时取的岩心。”洪队长指着一截岩心对李四光说,“可能还要钻好几天。钻过这个岩层盖大概就有2600米深了,再试一两天,没有结果我们就该撤了。”

这一截岩心不是油岩。

“我看一下你们的钻探日志。”

李四光重点看了1700米以下的钻探日志。

“张盖村是一个地质凹陷区,但这个岩盖并不是下凹,而是一个凸起的穹顶结构。而且,从钻探过程中这个岩层表现的弹性可以看出来,穹顶面积不大,只是渤8井恰好打在了岩盖上。”李四光说,“所以首先,它的厚度比按常规推测的要薄,其次,到底是什么东西把它顶得向上凸起?”

按照李四光的推断,这个岩层不需要几天才能钻穿,而是会在明天就穿过岩层,进入新的未知地层。

李四光决定在张盖村住一晚上。

……

第二天,12月11日。

冬日上午的太阳无精打采地照在黄河口平原,李四光和在场的石油工人身上并没有感觉到多少暖意。

上午11时30分,钻井液带出来的岩石碎屑变成了大量土壤+少量岩屑,钻头工作时也明显变得轻松了。

“果然,我们穿过了岩层,”洪队长说,“现在是2530米,进入岩下的构造层了。”

13时30分,继续钻探。

队长和李四光一人一张煎饼卷着大葱,一边咀嚼一边注视着渤8井的作业。

15时30分。

钻井工人小陈拖着几十公斤的粉剂箱路过钻井液池。“队长!液池的油味儿好重!”

李四光和洪队长走到钻井液池边。现在不用在下风方向,稍微走近钻井液池,就能闻到重重的、富有穿透力的石油味儿。不仅能闻到,还能看到钻井液池表面的油花。

洪队长:“含油构造?!”

李四光:“这已经不止是含油构造了……居然还是个轻质油品的油田。”

洪队长:“我们还是稍微撤离一段距离吧……”

就在过去的几分钟,钻井液池表面已经不是星星点点的油花,而是一层油了。油层下面才是钻井液,就像宽油王刚直播做的家常菜一样。

16时00分。

“砰!呼——————”

“这是井喷吗?”小陈被巨响吓了一大跳。

洪队长:“不,这是工业油流。”

2600米的地下,埋藏了亿万年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地质运动中汇聚、夹挤、压缩,当地层中出现一个孔洞时,高压的油流瞬间迸发而出,顺着井眼钻出地面。

这是勘探井,没建油管,点火烧掉。

……

傍晚的黄河口,张盖村以及附近十几个村子的村民都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奇景。

“他娘类,这么大的火光?”

“钻井塔是不是着火了,我们救火去吧?”

“不用不用,这个我懂,是打到石油了!”

渤8井的一侧,喷出来的高压油气加上熊熊的火焰有一百几十米高,在平原上就像是一支巨型火炬。

现在出的油气暂时只能烧掉,反正不差浪费这一点儿。不烧掉也只能排到地上,那反倒会污染一大片的土地。

在测定日产量之后,油井可以暂时封盖,待油田设施建起来之后启封,继续出油。

“洪队长,好样的。……今天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李四光对洪队长说。

“今天是12月11日。我有酒,准备了酒,”洪队长拿出一瓶烧酒,“李部长,能凑合不?”

李四光接过酒瓶,对瓶来了一口,又递给洪队长。“打到5、6、……第8井,终于出了结果,我要返回济南,向中央汇报了。”

张盖村——十三图——淄博——济南。

李四光刚上车开动,脑子里就开始想自己到了济南后发给中央的电报该怎样开头,完全没注意到路虎走了不到两公里就走不动了,司机拼命换挡,发动机呜呜吼叫。

“小陈,奇怪了,我怎么觉得这车在下沉?”李四光问司机小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