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联合武装部队有兴趣吗(1 / 2)

1954年唐华来苏联时,部长会议主席还是马林科夫,唐华从他那儿领了一枚金星。

当时的授勋仪式可隆重了,不亏是高知主席,做事情就是有仪式感。今天赫鲁晓夫的做事方式就和马林科夫完全两样。

第二天的会议议程也被临时更改了,赫鲁晓夫蹬蹬上台,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说唐华和康托罗维奇的组合是中苏两国在国家建设研究领域合作的典范。然后赫鲁晓夫扩展开来,也把中苏两国国家计委的工作夸了一番。

演讲的最后,当然回到中苏同盟所向无敌的中心思想上。

演讲结束,唐华和康托罗维奇已经在讲台侧面站着傻笑卖萌了。赫鲁晓夫转过来,给每人胸口别了一个勋章。

得,唐华现在的勋章,如果全挂上的话,一排已经挂不下了。

康托罗维奇也不是等闲之辈,各种等级的勋章没少拿。他还拿过卫国战争勋章和列宁格勒防御勋章——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卡车行进的路线就是康托罗维奇根据冰层厚度用数学模型计算确定的。战争期间除了被德军飞机扫射损失之外,没有一辆卡车因冰层塌陷损失。

“你干得很棒,康托罗维奇同志。”赫鲁晓夫和康托罗维奇握手。

康托罗维奇:“为了苏维埃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唐华,天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你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技术革命推动者。”

唐华:“在列宁和斯大林的旗帜下,在赫鲁晓夫主席的带领下,苏维埃将战胜一切对手!”

“很好,在斯大林的理论与旗帜下战斗,一切帝国主义分子都会在我们面前瑟瑟发抖!”赫鲁晓夫说完,拍拍唐华的胳膊,放声哈哈大笑。

……

糟糕。

唐华这一句话故意带上斯大林,就是为了试探试探,看赫鲁晓夫现在的想法到哪一阶段了。

然而,试探失败。赫鲁晓夫脑子里的想法现在一点风声都不外露。

赫鲁晓夫打算批判斯大林,是很早就有的想法。最早什么时候不好考证,但1955年2月把马林科夫从部长会议主席位置上掀下来的时候肯定有这想法了。

第一原因是斯大林的那一套治国办法,赫鲁晓夫玩不转。

第二原因,现在继续维护斯大林体制、坚持斯大林那一套玩法、只同意以小改小修的方式逐步改变的,是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这一派人。

赫鲁晓夫这一派不可能和马林科夫重新合流。他这一派人就必然选择与马林科夫系不同的理念,然后想办法把马林科夫系赶走。

因此唐华十分确信,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已经酝酿了很久,这时候大概初稿、二稿都已经完成了。

赫鲁晓夫也不是完全不对外透露想法,在1月份的苏共主席团会议上,赫鲁晓夫说打算批判斯大林过去的一些政策和理念,主席团成员大惊,纷纷反对。赫鲁晓夫拿出各人的小把柄来要挟,让自己的想法在几个人的小会议上强行通过。

但是,这会儿赫鲁晓夫向外界透露的范围,也仅限于苏共主席团这八个人了。

不对唐华透露任何信息或者展露任何迹象,而且,他会在总司令率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列席苏共二十大的时候,也不对总司令和聂帅说半句话。

那这样就根本没法交流了,只能任事情向原定的方向发展。无论唐华自己还是唐华告诉总司令、让总司令会谈时提醒都不可行,赫鲁晓夫会说“这是无凭无据的事,不要瞎猜”。

赫鲁晓夫这个人……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可以用“莽”来形容,但是他可不是蠢人,他的政治手段很高。虽然大方针政策经常瞎搞一气,但是高超的政治手腕又总是让他能把瞎搞给搞成,至少在苏联国内他总能搞成。

……

苏联国家计委的研讨会继续进行。

国民经济数据/商品数据的核算,苏联国家计委制定了几步走的计划:

全苏六万种商品,被分成了3300种对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商品、9000种较重要的常用商品、以及苏联现在可生产的所有62562种商品。

目前实现了对3300种核心商品成本进行了数字化计算,第二期工程的目标是提高核心商品的计算精度,试着估算9000种常用商品的成本。

第三期工程是试着对全苏生产的62564种商品进行估算,3300种核心商品则达到高精度数值计算。

第四期工程,打算对9000种常用商品也进行高精度数值计算……

“计划经济,或者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的目标,是消除剥削。”

计委主席萨布罗夫对整个系统的最终目标做概括:

“通过革命战争和肃反,我们消除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而国家计委工作的目的,是消除一部分无产阶级对另一部分无产阶级的剥削。当然这种剥削是无意中产生的,与无产阶级个体本身没有关系。”

“一种商品如果被标定了过高的价格,明显超出了它所包含的社会劳动成本,那么购买这种商品的人多花了钱,而生产这种商品的工厂增加了不应该的收益和利润,这个工厂的工人就误以为自己多创造了价值。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就可以认为,生产这种商品的工人剥削了购买这种商品的工人。”

“这就是计划经济委员会一直在进行的工作:获知每一种商品的准确成本,让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不平等交易降低到最小,直至完全消除这种不平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