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东风夜放花千树(2 / 2)

罗伯特·肯尼迪:“现在华盛顿、纽约的市民都在往城外逃亡,所有出城的公路都堵成了长龙。除了志愿军,我还想知道,中情局估测出中国洲际导弹的数量了吗?”

麦科恩:“去年10月我们估计苏联有40到50枚洲际导弹,中国有10到15枚。现在苏联大约有80枚洲际导弹,中国有15到20枚。”

肯尼迪总统刚才一直在沉思,这时他打破沉默:“所以,我们的押注是20个美国城市毁灭的代价,所博弈的是——南越政权能继续存在?”

罗伯特·肯尼迪:“还要加上苏联的导弹……”

艾奇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逼中国押上‘中国中东部几十个主要城市全部毁灭’的赌注。我们的20个城市不是白押上赌桌的。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感到畏惧,觉得这场博弈不值得。”

……

酒泉导弹测试基地,东风-4分导多弹头试验弹在黑夜中顺利起飞。第一级脱落、整流罩脱离、第二级点火、第二级燃尽脱落。

这时候,导弹只剩头部的一个“托盘”,托盘上镶嵌着7枚弹头,就像蛋糕上插着七个圆锥状的巧克力。

托盘就是分导抛射系统,在航天团队内部起的绰号是“巴士”,里面装了高精计时装置、三维度激光陀螺、推进火箭、微调方位的姿控火箭。

在第一个抛射点,1号弹头“啵”地从托盘上弹出去,以十几米/秒的相对速度慢慢向前远离托盘。1号弹头此后会依惯性飞行,飞向1号靶点。

然后托盘的推进火箭、姿控火箭按程序启动,一番调整后,托盘对准了2号靶点,又是“啵”地一声,2号弹头离开托盘。

3号、4号、5号……

45秒钟内,七个分弹头全都抛射了出去,此时托盘和七个弹头还未离开中国大陆上空。

南海。

自中国宣布在礼乐滩附近做导弹试射,菲律宾的美军雷达站就定好了时间,此时超远程雷达、无线电测向定位系统正紧张地扫视着天空。

中国的弹头群刚从陆地飞入海洋,美军就定位到了这些弹头的位置。

这当然很好定位了,七个弹头除了配重,还都带了无线电发射器,除了进入大气层后的黑障时间段,其他时候美军都不用开雷达,只要无线电测向就可以了。

自带信号发射装置,能让我方靶场观测更方便。而且,这次试射本来就是让人看的。

“中国导弹为什么在空中出现了7个信号源?”

吕宋岛的美军无线电侦测站,监视员迷惑不解地问道。

“一个真弹头和6个假目标?”另一名监视员瞎猜。

“等它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就知道了……不,你看这七个信号源的形状!”

无线电侦测系统获取的信号源位置被打在显像管上,七个信号源摆出的形状,和北斗七星一模一样!

这,应该不是随机撒播的假目标能摆出来的阵位吧!

30秒,40秒,50秒,七个信号源在下落,马上就要进入大气层了。如果是充气假目标,它一进入大气层就会烧毁消失。现在,七个信号源消失了,但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七个正在穿越大气层的亮点。

不只是吕宋岛的航天雷达,苏比克湾的岸基防空雷达,甚至“长滩”号的相控阵雷达,都看到了天上发生的这一幕。

如果美军有远程红外监测系统,观测起来可能更方便:这七个目标外表面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已经升到了500摄氏度以上。

在试验场边缘的费信岛,现在用肉眼就能看见礼乐滩上空的七条亮线了。七颗流星的轨迹有疏有密,斜斜地扎入大海,在每个落点都掀起几十米高的水柱,同时还伴随着爆鸣声。

……

白宫。

东风-4试射7小时后。

“听说,你能看懂中国的这次导弹试射?”肯尼迪问他召见的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第1科研处麦克勒莫上校。

“如果吕宋的观测数据是正确的,那么这是中国的分导式多弹头导弹试射。一枚这样的弹道导弹可以搭载7枚弹头,或者更多,分别打击400x800公里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城市。”

肯尼迪:“所以,我们还没有这种导弹?”

麦克勒莫:“即将有这种导弹。我们刚刚与波音公司签署合同,波音公司研制的民兵-3弹道导弹将首次携带分导式多弹头……不过,合同是上个月,6月3日签署的,分导抛射系统首次飞行试验预计在1966到1967年。”

把麦克勒莫打发走,肯尼迪没有叫幕僚或者秘书进来,而是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了很久。

……

南沙群岛上空。

“头儿,听说吕宋和东京发生了一些事情,将军们有些动摇了?”

在机舱中的雷达监控员问WV-3的驾驶员兰登·布林肯。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将军,”布林肯说,“据我所知,空军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传闻陆军和陆战队情绪很强烈。尤其是陆战一师。”

“噢。他们被派到西贡了。”

布林肯:“更糟糕的是,中国人准备进入越南作战的军队里,有一个军,曾在朝鲜只用轻武器和火箭筒,就撕碎了陆战一师,让他们倒下了三分之二的士兵……”

WV-3其实就是美国空军的早期预警机,运输机机身改装的,背上一个大鼓包里是机载雷达。

布林肯驾驶着他的WV-3从菲律宾起飞,向西南飞行进入南沙群岛,正在接近金盾暗沙。不久前就在这附近,中国驱逐舰和美国驱逐舰发生了海上剐蹭,一连串心惊肉跳的碰撞之后,美国海军军舰和运输船掉头南返了。

布林肯飞来这里,当然不是考察旧战场的。中国广播播报了两个导弹试射区域,昨天的礼乐滩靶场是第一个,此外在南线的金盾暗沙,中国又划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导弹实弹测试靶场,禁止所有国家的舰船和航空器进入。

军舰还是别进去了,有危险,飞机在靶场边缘蹭一蹭怎么了?

金盾暗沙上空。这里有一大片海底隆起和四个暗沙、暗滩,中国划定的长方形区域长宽比是1:3,而且是斜45度从东南到西北摆放的长方形。

奇怪的是,中国海军在这巡航的4艘军舰离靶场也太远了。在海底隆起区域的中心,倒是有一些识别为船舶的雷达反射信号,但这些船都是停着的。

布林肯很快就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飞机下面的船,一共有12艘,12艘船的位置有一个共同的圆心,虽然距圆心的距离各不相同,但显然都是围绕圆形区域刻意摆放布设的。

兰登·布林肯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嘿,头儿,怎么了?”

“我知道了。”

布林肯从衣兜里掏出他常备的加厚加料的墨镜片,戴在头上,WV-3猛地转弯,加大马力逃离船阵上空。

“嘿头儿,看,天上是不是有一颗陨石在划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