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真心英雄(2 / 2)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央做出向东北进军的决策,延安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学院都派出了大批教员和学生,加入到了挺进东北的队伍。前后总计,有过半数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师生、三分之二的鲁迅艺术学院师生通过海路陆路辗转抵达东北。这也是唐华上课时,自然科学院科学厅没有被挤爆的原因——已经有一大半的学生转移走了。现在,这些先走的校友们已经在东北扎下根来,或扛枪战斗,或在工厂工作,或在根据地继续自己的文艺创作。

唐华赶到校园时,运送物资设备的大车已准备妥当,自然科学院的学生身背个人物品、行李,也开始一排一排地出营、集中、整队,只待一声令下开拔的时刻。

“唐老师!”“唐老师!”“唐老师!”

学生们认出了从远处走来的唐华,都叫了起来。唐华也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地走到队伍跟前。

“同学们……”走到学生们面前,唐华想好的很多话突然不知该如何开头。“你们,哪一队是去东北的?”

“我们。”

“东北路很远……现在也不像1945年了,你们一路过去,遇到危险时要小心,”唐华说,“抗战时在根据地工作战斗过的同学,要利用自己躲炮楼的战斗经验,安全地带领队伍穿过封锁线,越过公路。到了东北……嗯,东北的冬天很冷。有很多工厂和机器,我们在东北的根据地也有。你们到了东北,要迅速修理机器设备,把这些工厂全都开动起来,源源不断地制造革命斗争需要的武器弹药。之前自然科学院已经有一批学生抵达了东北,你们和他们见面以后,好好配合,一起协作。学过日语的同学,你们的任务特别重,因为许多机器设备是日本生产的。”

“……”学生们也一时无语,只是看着唐华。

“哪一队是去晋察冀的?”

“我们。” “我们。” “我们。”

“晋察冀的条件特别艰苦。你们到了那里,可能会发现,晋察冀的条件和延安差不多,甚至更差……”唐华说,“如果是这样,你们也不要气馁,不要丧气。过去的两个月,我们学会了仰望星空,但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把眼光从星空向下,看看眼前的路,因为,我们要出发了。在晋察冀,你们要把铁匠铺当兵工厂,用铁锅造枪炮,用土硝做炸药包,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我们的大工业,为了向宇宙进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第一步。”

唐华走到队伍前头,拍拍第一个学生的肩膀。“书包挺沉……陈荣盛,讲义和笔记都在里面了吧?”

“唐老师,讲义和笔记都在,特地用油布包好了。”陈荣盛身上,背着一床捆扎好的被子,一兜饭盒茶缸水壶,此外就只有一个硕大的斜挂的书包。

唐华笑了。“根据地就是我布置给你们的作业。全国解放后,大家再见面时,我要亲自检查作业的!”

“是!唐老师!”

“鲁艺的同学们也来了,”唐华看看身后,也聚集了一群送别的学生,“我建议,大家共唱一首歌,既是告别,也是走向未来之路的互相勉励。”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凯丰作词,吕骥作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