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佛法有边(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834 字 2021-09-12

公历1979年1月23日,张扬离开兴威南下,去往孟利镇。

今天的孟利镇,多了几分肃穆和庄严,街边零星走动着几名红袍僧侣,和警戒的战士一对比,有了分异域风情。

不过这本就是缅甸应有的风景。

军政府控制的城市,总是缺不了僧侣和军人交汇而过的景色。

九旅控制区都是苦山沟,佛寺少,僧人也少,才显得这番场面有些异样。

几辆吉普车停在佛堂前,张扬下车后,登阶而上,直入庙宇。

一名高僧早就等在门前,一见张扬就合手问好。

张扬和煦的笑问:“奈蓬大师,久仰大名!”

奈蓬颔首笑答:“张委员,今日叨扰了!”

“大师还会说中文?”张扬有些诧异地问道。

“我曾到版纳修行,学了些许华文。”

张扬略微颔首,缅甸佛教乃国教,高层会中文并不稀奇。

今天的会面,对佛教会来说格外重要,派出一个会中文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跨入门槛时,张扬突然有玄机的笑问:“大师,我是不是要脱鞋?”

按照佛家礼仪,进寺和上塔,都要脱鞋,这是缅甸公认的习惯。听闻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国家元首,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当然这只是僧侣的法度,至于奈温等军头遵不遵守,就不得而知。

奈蓬淡然地说:“心中有佛即可,不必在意繁文缛节。”

张扬嘴角微扬,大步跨入佛院。

“大师,容我上炷香!”

说完,张扬就接过警卫点燃的香烛,按照客家人的习俗,肃穆地向菩萨上香。

“这是给英勇牺牲的战友的告慰!”

至于战死的缅族战士,轮不到张扬拜祭。

张扬虽是坚定革命战士,但给战友上香,并不算违反唯物主义。

本地的战士,遗愿里都希望死后有人拜祭,张扬也是应已故战士遗志而行。

这也算马列的缅甸本土化吧。

牺牲的战士里,很多是华人华侨,战死不能回归故土,出于华人几千人的传统,上香是应该的。

望着这一幕,奈蓬若有所思。

插好香,张扬招呼奈蓬入座。一旁早就摆好桌椅,也沏了茶。

入座后,双方的会谈才算开始。

九旅与佛教会的接触,始于孟利镇的送灵法会。

山口一战,火箭弹齐射一次送走上千缅军士兵,战后腊戌僧人主动找上门,想要告慰亡灵。

这是缅甸的国家传统,九旅也就答应了。

孟利法会后,双方进行了私下接触,多次交流后,也就有了这次会面。

奈蓬大师不简单,他是曼德勒德佛教理事会会长,是曼德勒省的得道高僧,也是腊戌佛会的上级。

对方都派出一方领袖了,九旅自然也要对等。旅部商讨后,决定由张扬直接与佛教谈。

佛教是缅甸国教,全国僧侣人数约为6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

但就佛教徒数量,就是仅次于缅军的全国第二大势力。

全国近80%人口是佛教徒,缅军战士绝大多数信仰佛教,更是彰显了佛教的影响力。

在这个近乎全民信佛的国度里,要解放全国,达成革命,就必须与僧侣达成统一战线。

哪怕是一时的统一战线,也是必然要做的。

如今国内经济一路滑坡,社会就像一个冒气的高压锅炉,似乎随时都要爆炸。

危机当头,佛教的独特地位就越发凸显。

九旅有必要,也必须和佛教接触,互相传达彼此的想法。

民怨沸腾下,军政府的政策也作了改变。

在过去二十年,是奈温独裁统治的强势期。

奈温一再出台政策和法律,不断打压佛教,清理僧侣对政治的影响力。

在这个时期,佛教失去了官方授予的国教地位,僧侣不再拥有政治地位,全国佛教评议会也遭到解散。

僧侣被驱逐出政界,经济活动也被严格限制,僧侣只能龟缩于寺庙之中,整日吃斋念佛。

要论能忍,耐得住寂寞,谁比得过佛家呢?

这些年以来,国力衰微,国民困乏,整个社会积累了大量矛盾,就连上层也对当局多有怨言。

68年、72年的仰光游行示威人群里,不乏僧侣的面孔。

显然佛教徒已不甘寂寞,已经与群众走在一起,蠢蠢欲动了!

奈温已古稀之年,对国家的控制力不从心,有心释放一些缓和矛盾的气息,以平息民怨。

去年,仰光就传出重开佛教评议会,召开全国僧侣代表大会的信号。

军政府对佛教的“封杀”已经开始松动。

果不其然,今年初,曼德勒等远离首都的省会,地区性的佛教理事会悄然浮出水面,公开活动。

佛教再次走上政治舞台已是必然。

在这个风起秋萍的时节,佛教对自身庞大的影响力表现得有些信心不足。

七八年旱季作战,九旅登上全国舞台,成为最强的地方反叛势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