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2)

大顺永昌 富春山居 4000 字 2022-03-18

能够好好思考了一会,转而向着身边的路振飞、左懋泰不确定的问道:“你们觉得,陛下这是在做什么?”

左懋泰略显不快的说道:“颇有借刀杀人之意。可即便煽动了那些扬州百姓动手,难道天下人就会以为这不是大顺所为了吗?这是掩耳盗铃啊。”

路振飞沉吟了片刻后,还是为永昌帝辩解了几句道∶“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陛下头上,不算前线,光是扬州这边就有数万将士需要供养,眼下高杰军占住了瓜州和仪征两处入江口,江上还有镇江水师封锁,陛下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不让扬州市民下乡去征集粮食,难道还要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吗?”

左懋泰更是不满的说道:“既然粮草不济,为何还要在扬州拖延下去,高杰部不是已经人心涣散了吗?陛下当率军和黄镇合击高部,只要打败了高部,这入江口不就打通了吗?更何况,南都都已经派人过来谈判了,镇江水师难道还能拦阻我们去上游购粮不成?”

路振飞心里叹息了一声,这些同僚们在人事斗争上一个个都精明的像只猴子,但是谈论起军国大事来却又显得这么天真,真是让他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正色的向左懋泰,也是向着周边的同僚们说道:“左参政这话就说的差了,黄镇若是真的愿意出力攻击高部,那么我军到时就该发起总攻了,但是黄镇一直喊的很响,却始终没有大举出兵的意思。

更别提,自陛下抵达扬州以来,数次邀请黄镇来大明寺议事,他都推托不肯过来,甚至连身边的大将都没派一个过来晋见陛下,显然黄镇的心思还是浮动不定的

再说高部这边,虽说高部现在人心涣散,甚至都有小兵偷偷跑过来投降了,但是只要高杰及其身边的核心没有投降的意愿,这支军队总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然后再说我军这边,虽然我军南下的兵力和高部相差仿佛,但是这支军队中倒有八成是南下时投降的官兵,这些官兵的军纪和忠诚度都远不及陛下身边的老营人马,让他们打一打顺风仗还行,真要让他们去同高杰军拼命,恐怕胜负还在未知之数。

所以,现在我军虽然看似占据了优势,但是内忧外患其实并不比高部好多少。而在黄镇、南都和长江上游的左镇的围观下,这一仗我军若是不能大胜,则其他三方恐怕就未必会对我军那么客气了。南都派人过来谈判,只是畏惧于大顺军过去的战绩,若是他们觉得大顺军也不过如此,又如何会再向我们做出让步?

这一仗要是打的糟糕,我看黄镇和左镇都要生起对我军的轻视之心了,那么我军想要保证扬州的安全,就需要留下更多的军队,则陛下想要带着大量的军队回北方支援,就成了空想。"

左懋泰和周边的官员顿时都沉默了,这里的诸多人物,真正有统军经验且还挡住了农民军进攻的,也只有路振飞了。既然路振飞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他们也无法再出声质疑。

不过,在意识到自身的安全看起来没这么牢靠后,顿时有人就开始畏缩了起来,说道:“既然我军并无完全把握击败高部,为何陛下还要把高夫人送回去?当时要是扣住高夫人的话,高杰部也未必不会就此投降啊。”

路振飞一边在心里摇着头,一边则为身边的同僚们解释道:“高夫人上次过来,正是为了解决高部军心不稳的问题,陛下不管是杀或关押,都能让高杰军生起同仇敌汽的气愤。陛下放高夫人回去,不是处于仁慈,而是向高杰表示,我军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击败他的。所以,高夫人回去之后,高部军心只会更乱。”

左懋泰有些好奇的问道:“你刚刚不是说我军难以大胜高部的吗?何以又说我军能够光明正大的击败高部了,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路振飞看了他一眼,然后出声纠正道:“我的意思是,陛下向高杰表示要光明正大的击败他,但是我猜测不出陛下要如何光明正大的击败他。”

旁人不由有些不相信的说道:“路参议何以如此谦虚﹖若是论军机之事,我们这里还有谁比你更熟悉。还是说,眼下你不能说?“

路振飞沉吟了数息后,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东征山海关之前的一些举动,我到也能大致猜测其用意,但是从山海关回京之后,陛下的举动我就摸不着头脑了。就如今次这梅花岭之会,我也没想到陛下会弄出一个余粮征集制和扬州新城建设计划来。现在这个时候,难道是搞建设的时候吗?”

虽然路振飞还有一句话没说,但是周边的官员们也

听出了其言外之意,现在难道是得罪地方士绅大户的时候吗?若是接下来永昌帝不能干净利落的解决到高杰军,恐怕地方上的士绅大户就要投向高杰去了。虽然高杰的行动很恶劣,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很难说不会有人冒险一搏。

就在这些顾问官们正讨论着李自成的用意时,李自成也正坐船返回大明寺。跟着李自成一起回大明寺的李来亨,趁着船上没有闲人的机会,凑到了李自成的身边向他请教了起来,“陛下之前不是说过,议事会是一个民主的议事场所吗?

为何这些人这些天来就议不出一个结论来,反倒要在那些扬州市民的胁迫下,才接受了陛下的建议?既然如此,陛下何须如此浪费时间,之前不用召开什么议事会,直接提出今日的建议,我们不是早就得到扬州百姓的认同了吗?”

李自成看了他一眼,又转过头去看着夕阳下散发了点点金光的保障湖湖水,这才幽幽说道:“那样的话,扬州的士绅岂不把怨恨都聚集到了我身上。而那些得了好处的扬州市民也未必会站在我这边对抗他们,因为他们不会想成为本地士绅的敌人的。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我只是提了一个建议,赞成的是议事会的议员们,执行的是扬州市民,那些士绅要是敢跳出来反对这项决议,就是在同整个扬州城的百姓作对了。为了不被士绅们报复,扬州市民只会向都元帅府请求帮助,而我们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镇压这些士绅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